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亚历山大图书馆与智慧宫】

材料一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埃及有储存档案契约文献的传统,神庙是早期图书馆的雏形。托勒密一世和托勒密二世曾为亚历山大图书馆大力招揽希腊翻译家和东方贤士。公元前270年左右,阿基米德受邀来馆研究流体静力学。索斯特拉图斯受邀设计了后来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岛上的灯塔。图书馆还翻译了众多古代东方文献,赫卡泰乌斯因此才写出了著名的《埃及史》。作为希腊化时代的学术文化中心,主馆在公元前48年左右毁于罗马人的战火。

——摘编自汪世超《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极其发达,巴格达智慧宫即为其国家图书馆之一,由哈里发麦蒙于公元830年下令建造。它集国家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于一体,是亚历山大图书馆建立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机关,研究的内容包括哲学、医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数学、机械、建筑、伊斯兰教教义和阿拉伯语语法学。在政府的主持下,当时一流的专家、学者聚集于此,把大量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和印度的古籍翻译成阿拉伯语。

——摘编自时冬梅《论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亚历山大图书馆兴盛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智慧宫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共同之处,并概述阿拉伯帝国的文化贡献。
2024-04-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2 . 【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

材料一   宋代书院的院长一般是由在职、赋闲官员任职或地方官聘任。书院主要是理学家继承、传递和创造学术思想的场所。为此,书院的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和历史学为主。书院往往是由家族或当地名门望族捐资兴建的,但这些资助是有限的。书院的学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或者名门望族之后,或者官员举荐。学生毕业后多走入官场,成为统治者的有力助手。

欧洲中世纪大学从形成之初就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大部分都是教师与学生的联合体。欧洲大学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学费制度,来满足大学正常运行的需求。课程设置虽然也有偏向道德说教的宗教学科,但更多的是法学、医学等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只要交学费就能进入大学学习,毕业以后也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以及兴趣爱好决定去向。

——摘编自李雯《试比较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

材料二   13-14世纪的欧洲大学不断发展壮大,被赋予的特权范围也越来越广,有些学生甚至滥用特权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大学与城市也因此不断发生冲突。随着中世纪欧洲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投身城市发展,而大学培养了大量各类人才,如医生、律师、文员等。作为相对民主公平的教育机构,大学也为市民开辟了跻身上流社会的通道。此外,随着规模的扩大,大学也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与大学相关产业的发展。城市逐渐对大学持欢迎的态度,不仅厚待本地大学并设法留住师生,还热情邀请其他国家、城市的师生来到自己的城市。

——摘编自杨志卿《欧洲中世纪城市与大学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欧洲中世纪城市与大学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3 . [世界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伴随着全球化以及交通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移民的流量、流向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规模更加庞大,形势更为复杂。正如戴维.赫尔德所说,“有一种全球化形式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形式都更为普遍,这种全球化形式就是人口迁移”。

——摘编自扬恕、王术森《人口迁移:全球化进程中的“双刃剑”》

材料二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除了传统的移民国家外,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开始接纳永久性移民,如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均在积极从国外引进移民,尤其是引进技术移民。此外,还有一些国家虽然不承认自已是移民国家,但实际上在接纳国际移民,如德国通过家庭团聚的形式接纳了大批移民;而日本和以色列则是通过鼓励过去移居国外的公民及其后代或亲属回国的方式接纳永久性移民;像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和菲律宾这样的国家则通过积极鼓励商业投资移民和富裕的退休人员移居本国居住而使其国家变成了事实上的移民国家。目前,阿根廷、圭亚那和乌拉圭等部分拉丁美洲国家仍在鼓励外来移民。

——摘编自陈勇《当今永久性国际人口迁移现状及其特点》

材料三应该说,国际人口迁移是一把双刃剑,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是双重影响。一方面,国际人口迁移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裨益,它对提高移民接受国的人口素质,促进接受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发展、人口增长和就业以及加速城市化进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际人口迁移又带来负面影响,它给移民输出国造成人才流失问题,给迁入国带来了难民问题、非法移民问题和跨国移民犯罪问题等。

——摘编自扬恕、王术森《人口迁移:全球化进程中的“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增加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
4 . 【西方古代与近代移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以来,希腊发生了很大变化。当遇到外来的侵略者或者人口增多时,希腊人会大量地殖民到海外,许多农民因丧失了土地而陷于贫困或破产,也有一些自由民因为债务逐渐沦为奴隶、他们中的许多人因此纷纷移居海外,谋求出路。希腊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向海外输出商品,而原料也越来越缺乏,后来希腊就在海外设立商站并逐渐形成殖民地。也有不堪贵族压迫的平民或政治上失利的贵族远离本国,另觅新土。于是,公元前750年左右到公元前550年左右,希腊人在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开展殖民运动。早期的希腊殖民地具有农业性质,后来许多农业殖民地变为农业和商业殖民地。这种殖民地自己的手工业也有发展,它们把大部分商品转卖给邻近部落或者提取粮食和原料,同时增加对宗主国的输出。

——摘编自李天祐《古代希腊史》

材料二       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材料三   政党的意识形态定位决定了他们将从何种角度来阐释移民这个复杂的问题。对于主流政党来说,移民议题的挑战在于它是一个复合议题,涉及多个政策领域。首先,是否接纳外国人进入本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经济政策的问题;其次,外国人应该享有哪些权利涉及所在国的福利政策,选举制度等;此外,移民的融合还涉及教育政策、文化政策,关系到所在国的身份认同,价值观等因素。移民问题的复杂性给政党移民问题塑造提供了不同的方式。

——王丹逸《政党政治视角下的德国移民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希腊殖民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三,概括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移民问题?
2023-07-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源头,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雅典是希腊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培养出了许多方面的人才,著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柏拉图、雅典卫城的设计师菲迪亚听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涌现的,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

——据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整理

材料二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材料三 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高耸入云的教堂尖塔和透过彩色玻璃从高处射进教堂内部的阳光,象征着教徒期望接近上帝并最终进入天堂的愿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古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希腊、罗马给人类留下来哪些文化遗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拜占庭文明开放、包容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
2023-06-1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南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记中期以来,西学再次进入中国,从“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再到“民主与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书、著书介绍、兴办新式教育、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

材料二: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地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态度。
7 . 【西南交通与国家发展】

材料一   茶马古道诞生于唐宋“茶马互市”后,是连接了云南、四川等传统茶叶产区,以马帮等载体运输茶叶等物品到藏区和其他传统茶叶市场,换取皮毛、酥油、马匹等产品的交通运输网络。广义上它以云南、四川、西藏为中心,覆盖了周边的湖南、贵州、广西、甘肃、陕西、宁夏等省区,还进一步向外延伸到了缅甸、印度、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

——凌文峰等《茶马古道研究综述》

材料二   在日本封锁中国海岸到滇缅公路通车之前,中国连接海外的交通运输线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东南通道,经过香港及广九铁路到达广州;第二条西南通道,经过法属印度支那的海防及滇越铁路到达昆明。第三条是西北通道,即从苏联中亚地区的萨雷奥泽克开始,经迪化到达兰州的公路。这条公路全长2925公里,其中在苏联境内230公里,在中国境内2695公里。在这3条通道中,由于种种原因,1938年下半年建成的滇缅公路连接了水路和铁路运输,成为中国从海外输入物资的最重要通道。

——摘编自崔巍《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与滇缅公路的修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社会“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抗战时期滇缅公路地位特殊的原因。
2023-05-3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统治者虽然崛起于文化落后的阿拉伯半岛,但他们高度重视先进民族的文化,这直接体现于阿拉伯帝国民族政策在文化领域的内容。尽管在帝国统治时也发生过多次对“文化人”的杀戮与迫害,但只要文化与学术活动不涉及王权与哈里发统治,统治者都是大力提倡的。

——摘编自张咏梅《论阿拉伯帝国的民族政策与文化繁荣》

材料二   印加帝国在地理上有紧紧连成一个整体的完整的道路系统,其中有几百公里道路至今仍可通行。当时的通讯靠由驿站和信差组成的综合系统维持。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国的统一。帝国的其他统治方法还包括将土地、矿产和牲富收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以增加税收和扩充军队。毫不奇怪,印加帝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集权主义国家之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断《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印加帝国统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看法。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长安开始的这条向西绵延伸展的古代陆路交通线,成为联结东西方的古代交通大动脉。……汉朝使节到安息时,安息王派大将率领两万人马出迎数千里,并派使臣随汉使到长安,献给汉武帝大鸟卵和“犁靳善眩人(埃及、叙利亚一带的魔术师)”……唐时印度的熬糖法、东南亚的植棉和棉织技术的传入,印度的佛教艺术、西域乐舞的传入,使唐代文化更显得多彩多姿。而敦煌宝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更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

——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二   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编自郝景春《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西传的影响。
2023-05-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汉朝与罗马帝国的交往

材料: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个强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到达地中海东岸。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中途受阻,但到达了波斯湾沿岸,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密切了与西亚的联系。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2世纪,已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但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1)根据材料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与罗马帝国实现往来的原因?
2023-04-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