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家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

强烈的人本精神孔子的人本关切不仅是把人当作人看,尊重人格,而且注重如何做人,关怀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孟子坚持国家管理要以天下人民的生存生活为念,修行仁德,实现仁政。
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孔、孟虽都肯定心理、生理的快乐体验,但重心逐渐转向精神的、道德的、理性的层面,追求乐道和“乐心”。乐道和“乐心”,就是要塑造真善美和合境界,这是乐道精神所追求的终极境界。
中庸以及和合精神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既高扬人的能动性,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关于人际、群际之和,孔子强调“和为贵”。在治理国家方面,主张“善人为邦”,“宽猛相济”以实现政通人和。对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反对擅动干戈;认为“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
笃行精神孔子主张听言观行,重视对行为的考察,“君子不以言举人”,选拔人才不能只听言。孔子看到了言与行、知与行的冲突,主张转知为行、知行统一的笃行精神。

——摘编自黄玮《论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妇好在商朝武丁时代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八方、夷方、鬼方等方国的大作战,在其墓葬中出土了代表军权的大铜钺。据此可知商代
A.母系氏族色彩浓厚B.宗法等级观念淡薄
C.华夏文明不断扩展D.中央集权观念萌发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对“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致以新年问候,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农民工”就是这“千千万万劳动者”中特殊的一个群体。

材料一:1983年以前,国家“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1984年开始允许农民流动,中央文件规定“允许农民进城开店……提供各种劳务”。从1992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引导、放开并支持农民流动,相继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通知》《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法规,切实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目前全国农民工总量约为2.9亿, 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7个亿。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盛昕《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的演进及发展》

材料二: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78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所创办的企业中,有80%以上都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产业融合项目,54%都运用了网络等现代手段。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从各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

——摘自《人民日报》社评( 2017年09月15日 05 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农民工”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工”现象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2021-05-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