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四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材料结论
春秋战国组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先秦儒家有一种宝贵的以德治国的思想。
两汉组建元五年,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免除其本人的徭役赋税)。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装端正者,补博士弟子。……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郡国掌书办的小吏);其高弟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班固《汉书·儒林传序》统治者的尊儒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两宋组材料一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二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朱以陆之教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

——《槐堂诸儒学案·朱先生泰卿》

理学进一步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巩固了其主流思想的地位。
明清组李贽原籍河南,元朝以后迁来福建①。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②。李贽的进步思想首先表现在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认为,千百年来“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③。这就是说,人们对是非的评论,本来没有固定的标准,衡量的标准随着社会前进而发展变化④。他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⑤。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带有民性色彩⑥。李贽的思想属于反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一组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该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与材料相符?
(2)根据两汉组展示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兴办对我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影响。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说明其新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在治学方法上有何区别?
(4)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评价。明清组材料中的划线部分,分别属于哪一部分?
2024-03-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历史(理)试题

2 . 黄宗羲将“为故国存信史”作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宗旨,相较于考订史实的传统,他更注重于“当身现代之史”与“文献人物之史”,乾隆年间有学者对其史著《明儒学案》作出评价:“论学最为详备,窥其意旨,取扶植名教砥砺风节者多。”由此可知,黄宗羲的史学研究(       

A.过度强调文献史料B.注重还原历史真实
C.服务现实政治需要D.践行经世致用精神
3 . 阅读下表史料,可以推断出(  )
《宋书·周朗列传》“今天子以炎、轩之德,冢辅以姬、吕之贤……”。
《南齐书·百官志》“建官设职,兴自炎、昊,方乎隆周之册,表乎盛汉之书。”
《北史·魏本纪》“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
《周书·文帝纪》
“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子孙遁居朔野。”
A.炎黄血统决定了君位的合法性B.炎黄的始祖地位得以确立
C.奠定隋唐统一的文化心理基础D.民族凝聚力源自祖先崇拜
2022-02-15更新 | 1321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荀子》记载:“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孟子》中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孝经》中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据此可知,儒学(     
A.蕴含着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B.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C.对人性的认识不断发展深入D.强调统治者注重民本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段

时代精神的阶段性特征

1898-1912


这个时代的主要精神是它的领导者们对西方传入的新文化的价值不乏积极评价,但仅是在符合孔夫子虚构的方案范围内才给予积极评价。他们是按照儒家文化来理解和评价新文化的,革命家卢梭等人的观点起着作用,是因为他们符合孟子的某些观点,因而是正确的。

1915-1920


这个时期是用新文化批判旧文化,反传统运动把矛头集中在儒家身上,把孔孟之道与封建帝制,政治复辟联系在一起。知识精英们又从西方新文化中确立一种不同于儒家传统的价值参照,对儒家的批判具有全面性和彻底性。

20世纪20年代


这个时期对西方新文化采取了一个新的态度:它不是绝对完善的,也只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阶段。要实现世界大同这一目标,古老东方的思想文化要比西方新文化更适宜些。

20世纪30、40年代


文化民族主义渐成为一种涵盖广泛的运动与思潮,国统区“新儒家”学派兴起并得以发展;延安也有关于民族艺术形式和“学术中国化”方面的讨论;在重庆和延安都有对“五四新文化”反传统运动不同程度的反省。

——摘编自汝信主编、马振铎等著《世界文明大系之儒家文明:孔子和儒家的近代命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概括20世纪上半期四个阶段中国知识精英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中国知识精英在材料的四个阶段中对儒家文化所持态度的目的。
(3)综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指出其给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启示。
2024-04-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6 . 从孔子“仁者爱人”的解释,到孟子“仁民爱物”的倡导,再到宋儒张载“民胞物与”命题的提出,始终贯彻着一种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成为古代开明正直之士及民众对为政者的政德要求。据此可知,儒学(     
A.蕴含着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B.吸纳了佛道思想的核心理念
C.彰显出君权至上的道德规范D.受到了历代士绅的普遍推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国家观念是家国同构的伦理论,伦理本位的政治文化是将血缘宗法关系的氏族社会和地缘政治关系的国家体制相融合。大一统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使得中国人有着牢固的“大一统”信念,也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一元化领导核心的统治方式。德法并治思想把德的教化功能和法的强制效果巧妙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达成共识的社会治理理念,无论孰轻孰重,皆是不可或缺的治国之道。以儒学为重心的传统文化从家族伦理中推衍出国家政治秩序,在这种孝忠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下,人们孝亲、忠君、爱国,对社会充满责任感,重义务而轻利益。

——摘编自刘静、韩冰《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等

材料二   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

——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国家观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传统国家观念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型国家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得到认同的主要原因。
2024-04-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8 . [中西绘画与艺术发展]

材料一   中国山水画家群体由士大夫或文人组成,画家们重“立意”,追求超然于世。笔墨技法中以形写神、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山水景致是画家心中之景,形的精准与否,却不是关键,更多的是作者个人情怀体现的载体。黄公望曾言“不以刻画真山真水为目的,即使描写一石一木,也不能被笔墨所约束,不能失去文人的气派。”线条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画中被赋予生命与个性特征,是山水画家表达景物与抒情的必要手段。山水画家善于运用各种线条与各式皴(cūn)法塑造山石特性,大胆运用空白、突出主体,借助观者联想与想象自由发挥。

——摘编自黄宏《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差异》

材料二   西方艺术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需要真实的再现自然。受此影响,早期西方风景画家在作画时,选择忠实的再现自然,画其所见之景,感受自然之美,遵守科学、合理、写实的法则。在西方画家看来,艺术之美在于真实,感情则是对真实性的补充。同时为了更真实的再现自然,画家们痴迷于研究透视、色彩、光影,并运用油画材料的特性和技法,逐步深入的将各种造型因素在画面上体现出来。通过科学的绘画分析、程式化的构图、准确的线条块面、务实的笔触、浓烈的色彩、微妙的光影变化真实再现自然风景。

——摘编自方苹《中西传统绘画特点的异同与其背后原因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推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因素,并简析山水画的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不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发展了周初萌发的人本思潮,孟子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把人本思想在理论上推向了高峰。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把仁的主要内涵界定为“仁者爱人”,自觉地承认必须把人当人看,维护做人的尊严。儒家认为,仁和善是天道赋于社会与个人的本性,他们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比较方而发现人的价值。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在于人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在荀子哲学中,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就是伦理道德。

——摘编自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二   儒家在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始终以修身、内省来完善自我人格,作为社会实践的原动力,为士子确立了一套完整的入世途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且规定了儒士的社会责任与命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宦官刘瑾专权,导致戴铣等人被逮捕入狱,王阳明抗疏引救,敢于不卑不亢,批评皇帝的失过行为。这种批判力量亘古相传,王阳明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例。人格的独立意识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不自觉地衍化为一种文化精神。

——摘编自赵维国《论儒家文化对中国人文精神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儒家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儒家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价值。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二   利用精神文化对社会主体及各类社会关系进行控制是古代封建专制主义集权下一种主流控制手段。建立在秦朝废墟之上的西汉王朝不得不反思秦朝灭亡的惨痛教训,由崇黄老而尊儒术,经过一番曲折最终实施了精神控制,亦即文化控制的策略。

——刘力《董仲舒大一统帝国的社会控制思想》

材料三   朱熹认为,只有在思想意识及封建纲常伦理上家族、宗族、国家、社会同构,才能保证国家对乡村的统治形式及有效秩序,才能保持中国特有的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交叉合一的组织形式,使广大乡村社会亲缘政治化与政治亲缘化,使儒家维护封建纲常的价值形态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认同。

——李禹阶《朱熹的家族礼仪论与乡村控制思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的建议与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在人生目标、探究天理方面的主张。
2024-01-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台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