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1 道试题
1 . 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A.推动了“家天下”局面的形成B.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
C.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D.强化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2 . 从空间维度上观察,西周的封藩建卫与商朝一样,也以王朝直属的周邦为中心,实行内服和外服分区管理。所不同的是,西周的分区管理模式与商朝相比,显得更加细密,从而使西周王朝超越夏商而达到王制国家的全盛。这主要是由于西周(     
A.实现了对地方事务的直接管控B.广泛实行宗法分封制度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政权D.完成了中央集权的构建
2023-08-27更新 | 19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按西周时的制度,周天子每隔几年要到全国各地去巡视一番,以考察诸侯的政绩,叫做“巡狩”;而诸侯到一定时期要前往王都朝见周王,这叫做“述职”,天子在此时还要重新宣布一次各诸侯的爵位等级。这是王权的重要标志。诸侯有一次不到的要贬降其爵位,两次不到的要削减封地,若连续三次不到,就要兴兵讨伐。东迁后,“巡狩”之事就很少进行过了。诸侯朝见天子“述职”之事,春秋时也几乎看不见了,即或有,也是为某种暂时的需要而进行的。与此相反,倒是周王对诸侯进行聘问。

——杨升南:《中国历史大讲堂03:春秋史话》

材料二   春秋时的县和后来的县性质不同。战国时各国的县的长官,是由中央委派的,必须听从中央的命令,推行各种政策,属于地方政权性质。春秋时代县的性质就不同。……县最早设在一些大国的边境地区,往往灭掉一个小国,就要在那个地方设县,是直属于国君的统治地区,常常是国君到边境上处理军国大事或重大问题的地方。这些县里的贵族和“国人”都被编制成军队,军队的长官也就是县的长官,叫做“县尹”,或者尊称为“县公”,就是一个县军队的统帅。当时县尹作为一种重要官职是由重要贵族轮流担任的,个别也有父子相袭的。

——杨宽:《先秦史十讲》


(1)据材料一概括从西周到东周,制度发生的变化,指出其反映的实质问题。
(2)材料二指出春秋与战国时期“县”的本质区别,分析导致其差异的根源。
2022-08-30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远古时期,中华先民们对龙的崇拜是一种原始自然崇拜,而到商周时期,从质朴、多样化的龙发展到统一、规范的龙,龙也逐渐走向了权力中心。中华先民对龙崇拜的演进历程主要反映了
A.早期文明浓厚的神权色彩B.多元一体格局的逐步形成
C.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式确立D.宗教信仰已趋向基本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诸侯争霸,形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周朝典型的宗法制度逐渐解体,官无世禄,独重嫡长的宗子制逐渐被多子均分的继承制所取代。宗法制崩溃的主要原因(     
A.中央集权理论的提出B.官僚政治成为历史必然
C.宗族内部向心力弱化D.分封制失去存在的意义
2023-08-04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开始对新征服地区设县管理,如楚国灭权国后,楚王委任斗缗为“县尹”进行管理。但斗缗因权县没能成为自己的世袭封地而反叛,楚王将其镇压后仍坚持设县管理、迁走亡国贵族的措施。这一做法(     
A.提升了官员的执政能力B.导致了贵族政治的瓦解
C.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D.标志着集权体制的形成
2023-03-30更新 | 25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九市(广安广元眉山内江乐山遂宁雅安资阳自贡)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商朝迷信鬼神、“上帝”,而以周公为代表的周初统治者创造了“德治”“敬天保民”等概念,并将商朝的“上帝”代入其中,以“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来解释西周代商的原因。这表明周朝(       
A.具有一定人本主义色彩B.采用儒家思想治国理政
C.彻底摆脱神权思想束缚D.为推行分封制寻找依据
8 . 春秋时期,郑国正卿子产、晋国大夫赵鞍皆下令将刑书铸在鼎上,将其公之于众;古罗马《十二铜表法》通过后,被公开在集议场的墙上。这些做法
A.打破了贵族的司法垄断B.使平民阶层获得立法权
C.标志着贵族政治的瓦解D.完善了东西方法律体系
9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体现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依靠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政权B.借助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C.利用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控制D.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西周社会中,贵族婚姻普遍遵守同姓不婚的原则,产生“虽百世而婚姻不通”的禁条。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同姓相婚,莫如春秋时最多”的现象。这种变化缘于(       
A.社会大变革开始显现B.血缘关系已退出政治舞台
C.家国同构局面的确立D.宗法礼乐制逐渐走向崩溃
2022-12-03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