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研究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重要资料。联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秦王朝开创了郡县制B.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C.元代推行三省六部制D.三图均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3-06-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开发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汉朝某一时期行政中枢的结构图,此图可用以佐证(     
A.丞相是两汉的决策中心B.尚书剥夺外朝行政权
C.中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3 . 巡检司是明清时期县级政区以下的重要机构,其设置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清末巡检司分布图

材料二   巡检司的职责是“掌捕盗贼,诘奸宄”,凡治安形式严峻地域,往往会设置巡检司弹压。巡检司的分布与人口分布一致,若一县控制半径过大,稽察难周,往往需要设置或移驻巡检司以分防地方。关津险要、水陆要冲、潘山滨海、县境交界等地,均需设置巡检司弹压。随着市镇之兴衰,巡检司的职责也随之发生变化。

——均据胡恒《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区与基层社会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巡检司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2023-02-10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代、唐代、宋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处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幅图片中不同朝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的制度名称,并分析其各自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10-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度巩固篇】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边疆治理篇】

材料二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抗击侵略篇】


材料三   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赵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朝西南地区“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以及清朝时湖南属于哪一地方行政机构管理?
(3)依据材料“抗击侵略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和图2人物和他们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出的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3-09-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汉后期,地理书由全域性的地志、州郡地记组成1中央侧重于修撰军国政务的地志、而地方长官、当地大姓豪右联合修撰区域社会治理的地记;隋唐形成由中央主导,实行全域性图经的定期修撰制度,规定各州的图经须定期报送中央,成为施政的重要基础。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知识逐步积累B.土地制度重大调整
C.地方管控力度加强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

   

材料二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为强化对地方的控制、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强化中央集权的意义。
2023-09-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A

   

图B

图C

   

图D

材料二

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

一是国家统一。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

二是“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

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进行管理,如道、路、州、府、省、郡、县等,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治理。

四是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材料一是四个统一朝代的形势图,请按时问先后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考材料二,自选一个特点为角度,运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相关史实,围绕“大一统与国家治理”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9-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晚唐五代藩镇体制中,回图务、商税使、知市等职务几乎都涉及贸易。另外,在使职差遣制原则下,各地藩镇还陆续创置了一系列与军政脱钩的职能部门,如茶务、酒务等,五花八门的手工业作坊,乃至医院、画院等服务性机构。藩镇的这些举措(       
A.体现出地方治理的多元化
B.扭转了封建王朝的走向
C.导致割据型藩镇日益增多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行政区划原则确立的智慧

材料 面对地方行政制度中层级与幅员的国境,古人想尽办法寻找层级和幅员的平衡点。

唐代十五道图                                                       元代中书省和十行省图

——梁志成、胡波、陈家运《基于学业水平要求的“时空观念”培养策略》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对两幅图片中的行政区划的变化进行阐释。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