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A.扩大地方权力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2023-06-21更新 | 8933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4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东北”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下列选项中,朝代与东北地区设置的管辖机构或官职对应正确的是(     
A.汉朝——西域都护府B.唐朝——安西都护府
C.元朝——宣政院D.明朝——奴儿干都司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

中央官制地方管理
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那国并行制推恩令
隋朝三省六部制藩镇割据
二府三司制集中军、政、财、通判、转运使
中书省行省制度
废丞相设内阁
南书房军机处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写明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06-07更新 | 145次组卷 | 3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在进行新王朝统治的顶层设计时,汉朝君臣选择了基本沿袭秦朝创立的法令制度的做法,“与秦朝不同,汉初采取了郡县与分封诸侯国并行的体制。然而,这一体制却给汉初政权的稳定埋下了隐患。”下列项中,属于其“隐患”的是(     
A.“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
B.“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C.“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D.“上自朝廷,下及田野……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5 . 隋朝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将本来的州、郡、县三级制调整为州、县两级制,改变了过去“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状况。其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削弱中央集权D.推行分封制
6 . 隋炀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
2023-05-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三)历史试题
7 . 明代内阁大学士可以“参预机务”,清代内阁名义上为一切衙门之首,“掌议天下之政”,但皇帝批答奏折,“阁臣不得与闻,天子有诏则面授阁臣,退而具草以进”。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遭受破坏B.内阁职权逐步削弱
C.政务决策开始封闭化D.丞相制度名存实亡
8 . 清代设立军机处后,雍正帝每日与军机大臣在一起,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迅速批交内外官,或明发,或廷寄。这表明,军机处的设置(     
A.削弱了中央集权B.引发了边疆危机
C.提高了行政效率D.实现了分权制衡
9 . 北宋初年,朝廷设三司编定“会计录”“总括邦计,量入为出”,并设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这一措施旨在(     
A.扩大地方权力B.推进民族交融C.提升文官地位D.加强财政管理
10 . “和珅在乾隆朝柄政凡二十年,高宗崩,仁宗赐令自尽,籍没家产,至八百兆有奇,时人为之语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官吏贪腐现象严重B.君主专制强化
C.挪用兵饷现象盛行D.民众生活困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