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3 道试题
1 . 古代大一统王朝呈现出“以中朝官去制约外朝官,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的变革周期。____________时作为中朝官的尚书取代外朝官三公九卿成为行政中枢,并在隋唐时成为正式的外朝官,而作为中朝官的内阁学士与军机处又在____________时成为新的行政中枢。材料中两个横线处对应的朝代正确的是(       
A.秦朝宋元B.汉朝明清C.汉朝宋元D.魏晋明清
2024-02-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汉承秦制,但汉代丞相一职的名称和职权却发生过多次变动(见表)。据表可知,汉代(       
汉惠帝时期不再设相国,改置左右丞相,名次以右丞相为先。
汉武帝时期增加大批侍从和随员,将听事地点从外朝迁移到内廷,内廷确定之后再交与丞相去办。
汉昭帝时期霍尤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政,此时大将军权越丞相之上。
汉光武帝时期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丞相改称司徒,掌民政、考课、建议、制度等事。
A.相权日益加强威胁皇权B.中央决策主体不断发生变动
C.中央机构形成制衡机制D.集权体制影响中枢职务调整
2024-02-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国地方管理体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武帝时期,地方行政有了重大的变化。郡和国的面积缩小了,同时随着本朝的领土扩张,一批新郡被建立,疆区的四个大郡被分割以增设五个新郡;14个王国或被改组,或丧失领地,领地被接管而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郡。公元前108年的帝国包括京畿区的两个部分、约48个郡和18个王国,这可能比汉代任何时期的版图都要大。

在武帝时期增设许多郡以后,有13名刺史被任命。他们直接对中央政府负责,每一个刺史负责视察帝国中包括一批郡和国的指定的区域。他们调查皇帝的政府运转的情况,如果发现压迫、无能或贪污的证据,就直接上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在独立的17省、市中,地方都督掌握着省区军政实权,国家真正之政治中心已移至各省都督。这导致军人直接干预与管理行政事务,违背共和政体原则。……1913年8月,《改省为州草案》和《改省为道草案》两个废省方案先后颁布,全国21个省划分为83个州或80个道,……方案遭到各省军政长官的激烈反对,袁世凯政府决定采用虚省制度,1914年5月,正式确立“省”之名称,在这种行政改革模式下,省一级成为监察区,道成为一级正式的政区,……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龙长安《袁世凯与民国初年省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汉武帝加强地方管理的条件和措施。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述袁世凯对地方管理的改革。
2024-02-0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西汉初期,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的。先由丞相召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再由丞相领衔上奏皇帝,最后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据此可知,西汉初期(     
A.中枢机构发生了异变B.君权遭到严重削弱
C.君权与相权矛盾消除D.丞相拥有较大权力
2024-02-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汉初侍中掌左右杂事,武帝时“严助、朱买臣皆侍中⋯⋯始与闻朝政”,“而其秩尚卑,不干丞相、御史职事”。之后,“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汉朝侍中权力的演变说明(       
A.内廷机构逐渐掌控了行政大权B.调整中央机构以适应中央集权
C.侍中权力变化服务于皇权需要D.侍中权力扩大有利于国家统一
2024-02-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集团所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

——摘编自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

材料二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材料三   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专制君主总是把人看得很下贱。哪里君主制的原则占优势,哪里的人就占少数;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古代中国政治“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后的法国成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有哪些表现?
(3)结合以上材料,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君主专制政体。
2024-02-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南宋统治者将政区规划、地图绘制视为国家政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宋孝宗(1162—1189年)就先后三次组织专业人员,将不断增设的路、州、县纳入新版“全国地图”,并将县以下新出现市镇的人口、物产、风俗、地形等详细录入《经济要纂》。该做法侧面反映了南宋(     
A.江南地区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B.国家治理的效能日益低下
C.政府以职业定户籍来稳定财政D.统治者重视行政版图规划
8 . 元朝1287年设置的辽阳行省,除设置路、县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万户、千户方式进行管辖;1307年设置的岭北行省,其下不置州县,地方行政按照蒙古传统的千户、百户等组织形式进行管理。这()
A.阻碍了游牧区域和农耕区域的糅合B.体现了地方管理的统一性和多元性
C.增强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趋势D.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2024-02-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后汉书》记载,光武帝“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这一变革反映了(       
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B.行政中枢机构发生异变
C.中朝的地位不断提升D.三公九卿既配合又牵制
2024-02-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置节度使,领京兆府和同、岐、金、商等州,使京畿区由京兆一府扩大至一府四州。此举表明唐朝(     
A.重视对京畿的管理B.藩镇割据威胁统治
C.中央集权显著弱化D.地方机构渐趋完善
2024-02-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