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指出, “中国研发数字人民币体系, 旨在创建一种以满足数字经济条件下公众现金需求为目的、数字形式的新型人民币。”材料所体现的人民币发行原则有(     
①集中统一                 ②计划发行                  ③经济发行                  ④平衡稳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1947年6月,东蒙银行改组为内蒙古银行。内蒙古银行成立后即发行“内蒙古各旗县公私款通用地方流通券”(统称内蒙币)。1950年,内蒙古在全区范围内用人民币取代内蒙币。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B.各民族认同新政府
C.人民币开始成为法定货币D.新中国金融的统一
3 . 道光二十一年,上海县的一则告示称:“钱庄生意或买卖豆、麦、花、布皆凭银票往来,或到期转换,或收划银钱。”这一告示反映出(     
A.货币信用本质增强B.信贷纠纷得以解决
C.传统借贷关系衰落D.民间借贷得到保护
2024-01-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元璋认为纸币自身没有价值,元王朝滥发纸币造成民不聊生又让他难以忘怀,所以起初他一直不主张使用纸币,而钟情于发行铜币。早在明朝建立以前,朱元璋就设立宝源局和货泉局,铸行“大中通宝”铜钱。在建立明王朝后,他颁行“洪武通宝”铜钱。由于明朝初期铜矿产量有限,铸钱的铜资源十分紧张,尽管朝廷千方百计在民间搜刮铜器,仍不敷使用,而商人认为使用铜钱有诸多不便,铜钱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交易,不得不继续使用元朝的纸币进行交易,迫使朱元璋改弦易辙,决定发行大明王朝自己的纸币。

材料二   正在明代纸币进退维谷的艰难时刻,处于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人,带着白银来到中国购买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等,使陷入货币困境的大明王朝获得了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新出路。白银从官方严厉禁止使用的非货币贵金属,逐步占领了原本由纸钞流通的领域,最初仅限于民间的交易,后来逐步被官方认可、接受。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下令南方江浙、湖广等产粮地区不通舟楫地方的粮食用白银折纳,称之为“金花银”法令。后来,随着用白银折纳田赋的推广,“金花银”不再是江南地区折粮银的专用名词,演绎为对所有折粮银的通称,成为明朝政府财政的一大收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翁礼华《外贸顺差:明代货币从纸币变为银本位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发行纸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5 . 图1是1980版人民币两角纸币正面图案,主图是少数民族少女头像。图2是欧元五元纸币的背面图案,主图嘉德水道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罗马引水渠。两张纸币主图的共通之处是(     

        图1                                                                                                            图2
A.蕴含深厚政治意蕴B.宣扬民主平等精神
C.凸显价值尺度职能D.展示开放包容理念
2024-01-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汉重秦鉴,无为而治,于是货币政策松动,地方得以自由铸币,于是“盗铸如云而起”,铸币权几乎被一些富商大贾垄断。武帝执政后,废除郡国铸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这一转变体现了(     
A.通货膨胀被遏制B.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铸币技术的发展D.国家治理能力增强
2024-01-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我国古代纸币使用情况的节选。

北宋交子

宋徽宗时期,交子滥发,信用崩溃,“较天圣(宋仁宗年号)一界逾二十倍,而价愈损”。

元朝宝钞

至元三年(1266年)每石米600文,至正十九年(1369年)1000贯买不到一斗米。

大明宝钞

宣德七年(1432年),面值1000文的宝钞只值铜钱5文,宝钞“积之市肆,过者不顾”。

据此可知(     

A.纸币发行适应了经济的发展B.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难以避免
C.封建王朝难以维持纸币信用D.白银大量流入导致货币贬值
8 .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西汉政府“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白金币分三种,其中一枚圆形的龙纹币,重八两,值三千钱。而皮币则是用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制成,规定价值四十万钱,王侯到京城朝见拜贺时,必须用这种皮币将价值不过数千文的礼器包裹起来。汉武帝的这些措施(     
A.有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有效提高了工商业者地位
C.减轻了地方郡国的赋税负担D.增进了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9 . 明清时期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前夜,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以下,有过汉晋更革、唐宋更革,但那都是在农耕文明——君主集权政治大格局内部的调整。中国历史上突破上述格局、以工业文明——民主政治为目标的大更革,在清末民初方得以展开,而明代及清代前中期恰值这一大转折的前夜。明清文化主流延续着秦汉以降的常态,而扬弃性的文化变革在潜滋暗长,所谓“常”中寓“变”、“变”中有“常”,故明清文化宜以“袭常与新变”概括。

——摘编自冯天瑜《袭常与新变的明清文化》


结合所学知识,紧扣材料主旨,用明清(1840年以前)相关史实对“袭常与新变”这一主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要局限于文化方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中的两则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史料内容来源
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调剂之法:二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六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宋史·食货志》
先是益、邛、嘉等州,岁铸铁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遂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狱讼滋多,乃诏知益州张咏,于嘉、邛二州铸大铁钱。每钱直(值)铜钱一,小铁钱十,相兼行用,民甚便之。《续资治通鉴长编》
A.宋代政府放松了对货币的管控B.社会动荡造成了铜钱地位下降
C.交子使用范围主要在川蜀地区D.交子的兴衰与铁钱有密切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