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总结出来的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这一规律源于(     
A.以农为本的理念B.小农经济脆弱性C.封建专制的体制D.重义轻利的理念
2024-01-02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卓越艺术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升学班)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实现了完全货币形式征收赋税
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3-03-08更新 | 142次组卷 | 100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史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上述材料反映出(     
A.农民获得了充分的生产时间B.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C.土地兼并问题得到根本解决D.存在了几千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
4 .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同年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国民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国民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已经实现
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D.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2022-12-06更新 | 234次组卷 | 47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该诗反映了(     
A.租调制下商品经济的发展B.两税法实施后存在的弊端
C.租庯调制推动政令的实行D.贞观之治隐含不稳定因素
6 . 《资治通鉴》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傜悉省。”白居易诗中提到两税法也强调“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上述材料主要反映出两税法的实施(     
A.扩大了收税的对象B.简化了税收名目C.加强对农民的控制D.增加了财政收入
7 . 如图为里耶秦简户籍薄。据此可知,当时的户籍管理
A.破坏了人伦秩序B.减轻了农民负担
C.方便了征发赋役D.提供了生活保障
8 . 唐朝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府兵卫士二十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他们参战的武器、马匹、粮食均需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这一制度
A.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B.练就了专业的军事队伍
C.不利于商业的繁荣发展D.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9 . 《汉书·食货志》载,秦朝“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汉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一变化说明了
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
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
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
2016-12-13更新 | 284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清北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