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如表是1916、1925年海关税务部门华洋职员任用一览表。表中信息表明(     
年份职籍税务司超等帮办头等帮办二等帮办三等帮办四等帮办
1916年外国职员684635425035
中国职员14361546
1925年外国职员743043213020
中国职员0513237040
A.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半殖民地性质B.国民政府依然是洋人的朝廷
C.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D.外国职员职业素养具有优势
2023-11-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实现了完全货币形式征收赋税
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3-03-08更新 | 140次组卷 | 100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按有无田产的原则,将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拥有田产(     
史实结论
A定(民户)为九等,上四等户令充役宋代九等户制下所有人均需承担徭役
B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客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为松弛
C佃农要“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依契约分。”租佃关系发展,货币信贷出现
D望吴侬之野,茅屋炊烟,无穷之极客户侵占主户田宅为己有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为唐宋时期地税纳税截止时间表。据此可知,这一变化客观上
朝代
纳税截止时间
唐代“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
宋代
黄淮地区“夏税”八月五日,“秋税”十一月十五日
南方地区“夏税”七月十五日,“秋税”十二月十五日
A.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B.减轻了农户的额外负担
C.拉大了南北方经济差距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汉田租税率在法令上采取比例分成形式,而地方征收田租实际上采取的是不论丰歉的税亩定额,即“田虽三十而以顷亩出税,乐岁粒米粱粝而寡取之,凶年饥谨而必求足”。这种情况
A.吸收了秦朝速亡的教训B.贯穿着轻租重赋的思想
C.加剧了自耕农破产速度D.蕴含着田租定额化倾向
6 . 590年,隋朝发布诏令,将府兵制下的职业军人一律改为编户,有事时应征出战,战事停罢之后,散归本籍,和一般民户同样地垦田、纳租课。这一诏令的施行
A.增强了军队战斗力B.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
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D.促进大土地所有制形成
2021-09-29更新 | 795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资治通鉴》记载,唐德宗为解决土地兼并剧烈和军费激增等问题改革赋税制度,实行“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这一政策
A.有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B.加强政府对百姓人身控制
C.确定了以人丁为主的税制D.保证农民有充分生产时间
8 . 【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材料一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据《旧唐书》卷48《食货上》

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半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据《明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明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历史影响之异同。
9 . 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
A.放松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与租庸调相比,税制更加繁杂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国有制度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语言规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