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0 道试题
1 . 1928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海关进口税则》,打破了过去均一税则和值百抽五的固定税率,把进口货物分为7类,税率从7.5%—27.5%各不相同。这一举措(     
A.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建立了完善的关税制度体系
C.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冲击D.收回了列强在华的经济特权
2024-01-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夷待访录·田制》中写到:“有明自漕粮而外,尽数折银……天下之银既竭,凶年田之所出不足以上供; 丰年田之所出足以上供,折而为银,则仍不足以上供也,无乃使民岁岁皆凶年乎。”作者旨在说明,赋役征银(     
A.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B.造成了银荒谷贱局面
C.加剧了国内市场混乱D.加重了百姓经济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70年陕西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了三件洊安庸调银饼,其中有两件刻铭相同:“洊安县,开元十九年(731年),庸调银拾两,专知官彭崇嗣典梁海,匠王定”。这是岭南道广州洊安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据此可知,当时洊安百姓可能经历了(     
①快马给中央进献新鲜荔枝                    ②寒冬挑灯夜读“四书五经”
③赋税缴纳以银代役                           ④安史之乱北上勤王
A.①③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2024-01-2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邵东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户籍制度自秦汉以来便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形成三位一体,明清时期却走向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分离。这一变化反映了(     
A.人身依附控制减弱B.基层治理的失控
C.赋役征收对象扩大D.贫富差距的缩小
5 . 解读下表,可知近代中国邮政(     
晚清至民国邮政大事记(节选)
时间事件
1842英国率先在通商口岸开办“客邮”,实行本国邮政章程,收寄中外和中国国内互寄的邮件。
1878海关试办邮政,收寄华洋公众信件。
1897大清邮政官局正式开办,将各海关寄信局统一改为邮政局。
1902大清邮政局大幅降低邮费,扩展邮政业务,民信局受到极大冲击。
1913-1914北洋政府彻底废除驿站制度,所有公文归邮局递送。中国加入万国邮会。
1919-1922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提出邮政为“主权所在”,客邮“侵害中国主权”须撤除,获得列强同意。
①推动信息交流        ②见证国家独立          ③业务规模扩大        ④逐渐接轨国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不同的国家政权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县贺思敬庸调布
如图是1968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纳的郧县贺思敬庸调布,上有墨书“郧县光同乡贺思敬庸调布一端”“开元九年八月□日”“专知官主簿花”等字样

材料二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按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

第二条下列各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五、财产租赁所得;六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

第四条下列各项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一、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奖金……;三、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军队干部和战士的转业费、复员费。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令第11号发布)


(1)作为史料,材料一属于哪一个朝代,能够用于研究哪些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直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政府在制订赋税制度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024-01-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兴……高祖以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时期,有“田租减半”之诏,景帝时(前155年)复“三十税一”制。东汉时,刘秀曾实行“什一之税”,不久又恢复“三十税一”旧制。汉初规定,不分男女,每人每年缴纳“口赋”20钱;15岁至56岁,不分男女,每人每年征112钱,谓之“一算”。据《三国志·魏志·武帝记》记载,曹魏“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摘编自王文东《浅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材料二   秦汉至明清各朝赋役制度屡有更改变化,考察时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①赋与役分和合及其程度;②赋与役各自所占的比重;③赋役征派的主要依据或标准;④赋役的课征形态。若从这四方面纵观我国封建赋役制度的演变过程,唐代废租庸调制而实行两税法,是一个转折性变化,一个区分阶段性的标志。

——摘编自林正根《隋唐至明清土地、赋役与农民起义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与曹魏赋税制度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是“一个转折性变化,一个区分阶段性的标志”的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和演变对当今社会税制变革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书记载, “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秏。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下列符合材料所论的赋役改革内容的是(     
A.量出制入,资产为宗B.诸色户计,金花折银
C.赋役合并,一概折银D.滋生人丁,摊丁入亩
9 . 薛福成(1838—1894年),近代著名思想家、外交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宜乘各国换约之时,渐改值百抽五之例,稍重洋货进口之税则。丝茶二项,宜稍轻出口税,以减成本而广销流。民所仰为衣食者,税之则碍民生计,故竟裁之。

今中国关税及洋药厘金,每岁收银约二千余万两,诚将各物出入口之税一概豁免,而于茶业出口税酌减其半以轻成本,所有税收二千余万两,尽加之于洋药厘金与烟酒咖啡之中,其洋纱洋布火油自来火四项,亦须加税二倍,以保华民生计,岂非自富自强之要图乎。

——摘自薛福成《出使日记》(18921893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薛福成的思想主张,并做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薛福成补充一条实现国家富强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2024-01-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861年,清廷一年的关税总收入为白银496万两,只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9%。1894年,清廷的关税岁入竟达2290万两白银,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清朝续文献通考》也曾记载,“近来岁入之项,转以厘金、洋税(海关税)为大宗”。这客观上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A.对外贸易逆差出现转变B.关税主权收回进程加快
C.官僚资本企业迅速发展D.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
2024-01-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