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广播演说:“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6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声明,美国将尽一切可能援助苏联。斯大林同志在73日的广播演说中指出:“我们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的自由而进行的战争,将同欧洲和美洲各国人民为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江合在一起。这将是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反对希特勒法西斯军队的奴役和奴役威胁而结成的统一战线。”1941712日,苏联和英国在英斯科签订两国在对德作战中共同行动的协定。726日,美国和英国宣布冻结日本资产。

——摘编自段苏权《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苏三国领导人发表演说与声明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苏三国领导人演说与声明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A.唯物史观B.空想社会主义
C.进化史观D.阶级分析方法
2021-06-15更新 | 3243次组卷 | 5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材料     刘长春,1909年出生于大连,擅长短跑。进入中学后,因家境贫寒而辍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经常一个人跑到体育场去训练。因其在体育比赛中展现出的速度和能力,被推荐到东北大学体育系预科班,专攻田径。在专业指导下,刘长春的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也是在这一年,中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然而国民政府并不愿参加奥运会,日伪“满洲国”则积极主动拉拢刘长春代表日伪参赛,刘长春发表声明:“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在校长张学良个人资助下,19327月,刘长春到美国洛杉矶参加奥运会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当中国代表团进入运动场的时候,全场所有的华侨都站了起来,脱帽,挥手,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刘长春因长途奔波,缺少休息,在赛场上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成绩。1936年他再次代表中国参加了柏林奥运会,但此时他已经饱受伤病困扰。1937年他告别了运动生涯,生活陷入贫困潦倒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奥委会和中国田径协会的副主席,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做出很多贡献。

——摘编自张玮《历史的温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长春能够参加奥运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长春身上体现的精神品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1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由于敌人对苏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中央苏区出现工业品奇缺、农副产品滞销、价格上涨的现象,苏区军民的经济生活发生严重困难。为此,苏维埃中央政府在国民经济部设立了对外贸易局,在赤白交界地带逐渐构建起一个有总局、分局和采办处的“对外贸易网”,以苏区的产品如谷米、钨砂、木材、茶叶、烟、纸等,换回白区的工业品如食盐、布匹、煤油、火柴、药材等。在对外贸易运营过程中,实行灵活的外贸政策,对外贸易局直接经营部分商品,同时以“减收半税”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和吸引私人商业。为了平抑粮价,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了粮食调剂总局,其仅在1933的五个月中,有27万元的商品流转,并得到7000余元的盈利”

——摘自余伯流《中央苏区经济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中央苏区“对外贸易”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苏区“对外贸易”的历史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德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海军法案,要建立一支有19艘战列舰、8艘海岸装甲舰和12艘大型巡洋舰的舰队。同年,德意志海军协会成立,标志更大的海军扩建开始。1900年,英国在南非海域截住几艘德国油轮并搜查私货,促使德国国会于同年6月顺利通过第二个海军法案,将海军战列舰增加到36艘,使德国与英国战斗舰数之比为二比三,与北海的英国战舰匹敌。在这两个海军法案的推动下,德国海军以惊人的速度发展。1904年,英国政府和海军当局开始注意到德国的威胁,对德国的关注空前提高。同年,英国开始削减在地中海的任务,加强北海舰队建设。英德海上争霸时代正式到来。

——摘编自(美)伍德罗夫《争夺世界霸权斗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发展海军力量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发展海军力量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B.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C.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D.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2021-04-25更新 | 510次组卷 | 4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陆贽(754805年),苏州嘉兴人。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到店德宗时有增无减。有鉴于此,陆贽吸取了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阐述的思想,认为“立国之权,在审轻重,本大而末小所以能固,故治天下者若身使臂,臂使指,小大适称而不悖”。为此他对唐朝前期的历史作了一番回顾:谈到在唐太宗时,由于妥善地处理了朝廷和地方的关系,内重外轻,“举天下不敌关中”,处于“居重驭轻”的有利地位,因而能够保持安定统一的局面。可是后来“承平渐久”,内地武备放松,地方的节度使权力日益扩大,关中实力日益削弱,外重内轻,结果安史叛乱,两京不守。他告诫唐德宗要“追鉴往事”,提出了“修偏废之柄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国”的方针。陆贽的这些主张无疑是正确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贽“追鉴往事”的目的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陆贽的见解体现的政治素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宣布冻结中国在美辖区的公私财产,禁止一切在美注册船只开往中国。19515月,在美国操纵下,联合国通过对中国禁运提案,对华禁运武器、弹药、战争用品、原子能

材料二   石油等重要物资1700多种。至1953年,在美国的拉拢和胁迫下,参与对华禁运的国家多达45个。中国针锋相对地对美展开经济反击战。从195011月到19515月,我国先后发出“管制清查美国财产、冻结美国公私存款命令”“关于处理美国在华财产的指示”,全面接管和没收美国在华企业和相关经济利益。美国发动的经济战使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遭遇一定困难,但无损大局,中国的反击战却使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双重打击。美国在华企业大多以自行歇业结束经营,或被迫转让给中国企业,美国经济势力由此完全退出中国。

——摘编自石源华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济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中经济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中经济战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藏族杰出的宗教领袖、政治家和学者。他通晓诗学、韵律、医学和历算。他撰写《明藏论》,阐述了对佛教逻辑的理解,其所著的《萨迦格言》在藏族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元太宗年间,西凉王阔端派军至藏,给当时处于分散割据的西藏各地方势力以很大的震动。阔端派人迎请萨班至凉州晤面。萨班到达凉州使西藏各派各方势力和蒙古王室建立了政治上的直接联系。1247年,萨班与阔端举行了“凉州会谈”,双方议定西藏归顺蒙古,向蒙古政权呈献图册、交纳贡物、接受派官设治。萨班写给西藏僧俗的公开信受到藏族各界的欢迎和执行,成为西藏自愿参加到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份重要历史文献。

——摘编自索文清、雍继荣《萨班与八思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凉州会谈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萨班的历史贡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嘉庚(18741961),近代著名华侨、企业家。陈嘉庚经营实业30年,创办大量橡胶厂、罐头厂、皮革厂,成为南洋商界的巨子。陈嘉庚深受革命潮流的影响,经友人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并参加了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陈嘉庚筹款支援革命。陈嘉庚创办了各类学校俱全的综合性的教育中心“集美学村”,并创建厦门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嘉庚以实际行动宣传爱国思想,组织募捐活动。1940年,陈嘉庚访问重庆与延安。在延安,他会见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并深入考察陕甘宁边区。他根据所见所闻,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9496月,陈嘉庚应毛泽东的邀请到北平参加新政协筹备会议。1950年回国定居并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1955年,陈嘉庚访问了各地区16个省市,认为“我们前人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已经取得重大成就。”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嘉庚一生最突出的贡献及两次政治抉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嘉庚两次政治抉择的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