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摘编自郑振铎《晚清文选》

材料二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大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可待也。……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材料三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归纳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维新变法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材料   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遭到严重的经济困难,国防尖端项目面临“上马”还是“下马”的危机,聂荣臻力主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标志的尖端武器。在总体战略上,聂荣臻主张立足国情,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用的关键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基本方针上,聂荣臻从国内外基本形势和国防科技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在指导科技攻关时,聂荣臻根据组织大兵团攻坚作战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有限财力、物力和优秀人才进行科技攻关。面对党内“左”倾思想和轻视知识、不信任知识分子的现象,聂荣臻积极调整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要求科研机构中的所有党政干部都要做好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勤务员”,积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必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摘编自战琳琳《聂荣臻: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荣臻的国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聂荣臻国防思想形成背景和对新中国产生的影响。
2020-01-20更新 | 321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向国联递交投诉书,国联派出由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际调查团。1932年10月,调查团发布“李顿报告书”。报告书开篇指出“中国民族在进化中”,否认日本屡次对“中国为并非有组织之国家”的诬蔑;满洲“遂为中国人之满洲,不可移易也”。关于“九·一八”事变,报告书“并不摒弃下列之假定,即当时在场之军官或系认为自卫而出也”,但“日军是夜之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国联正式公布报告书后,国人一改初期对报告书的期望,不满其“形式上之主权”,深感该解决方案未真正维护中国之主权。日本军部蔑视其“仅只一旅行记耳”,随后退出国联,毅然走上了侵略的不归路。

——摘编自董亮《重评李顿报告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顿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顿报告书”的影响。
4 .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首创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
A.“仁”与“礼”的学说
B.民贵君轻的观点
C.“制天命而用之”的观念
D.“无为而治"的思想
2019-06-13更新 | 139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中基础会考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历史修选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黎和会之后,山东悬案成为影响中国和美国国内政治乃至远东和太平洋国际局势的重要问题,也是华盛顿会议必须解决的问题。日本政府清楚,在形势变化之后,日本就不可能完全维持在山东的特权了。因此,日本在会前多次要求与中国直接交涉山东善后问题,以期能保留较多权益。但都遭到了中国的拒绝。日本转而请求美国调停,最后达成妥协。鲁案交涉长达两个月零4天,共举行了36次会议。美国在此期间不断向中日双方施加压力。1月27日,中日达成协议,2月4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日本也不是毫无所得。首先,日本仍然可以控制胶济铁路五到十年,仍然保持着在山东的经济优势。其次,日本在满蒙的既得利益没有受到触动。

——摘自刘笑盈《美日在华争夺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山东悬案得以解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山东悬案的解决对远东和太平洋国际局势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早在苏区时代,中国共产党就先后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颁布了《婚姻暂行条例》,该条例以男女结婚自愿,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原则制定,并禁止早婚、纳妾,破除童养媳、买卖婚姻、租妻等种种陋习。边区政府规定男女结婚必须向村或单位申请出具介绍信,并在区级以上政府登记结婚,最后领取结婚证明书。但上述措施在执行过程中阻力重重,为此,赵树理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创作了《小二黑结婚》,该小说被改编成剧本,通过各式各样的地方剧搬上舞台。1950年,以《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为蓝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行。

——摘编自王歌雅《中国现代婚姻家庭立法研究》等


(1)根据材料指出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改革的意义。
7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开始进攻西欧。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兵力与德国实力相当,但法国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上,对德国宣而不战。然而,德军并没有攻打马奇诺防线,他们首先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进入法国。40万英法联军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但是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的命令。

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撤退从5月26日开始,至6月4日结束,历时10天。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1940年6月22日,德法在法国贡比涅森林中的一节火车厢里签署了法国向德国投降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法国亡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刻尔克大撤退取得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科学是一个用来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的工具,应该为改善人类的条件提供帮助。爱因斯坦说,“我们大脑的创造物对人类将是一种祝福,而不是一种诅咒。”他们都认为
A.应该理性运用科学技术
B.科学技术能够改变世界
C.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D.科学发展引领人类未来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现代外交体制是清政府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它的变革也仅仅限于局部调整。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庚子惨败使顽守旧势力遭受了致命打击,为洋务派重新进入权力核心提供了契机。他们大胆地举起了效法西方、进行变革的大旗,他们的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制定系列新的规章,严格了出使大臣及使馆参随人员的选用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经费监管机制。第三,完成了国歌的创制,完善了宝星(勋章)制度,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第四,通过创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旧有外交体制中地方外交机构涣散无序的弊端。第五,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才培训机构——储才馆。

——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体制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019-01-30更新 | 535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0年海南省高三五校联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