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梁启超评价王安石推行的某一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荆公惠民之政也。”这一措施(     
A.力图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以减轻农民负担
B.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之前的募兵制
C.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来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D.改革科举制度立足于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6108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主管研制导弹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任命钱学森为院长。钱学森是为具有很强前瞻性的科学家,对新技术的发展非常敏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作为型号是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的,然而,钱学森探索人造卫星的工作早就开始了。19585月,毛泽东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此后,钱学森便一直在思考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问题。1964年,我们自己独立设计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中程导弹的研制也取得重大进展以后,钱学森感到发射人造卫星已经有了较可靠的基础,于是在19651月,他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建议将其列入国家任务。


(1)据材料,说明钱学森对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钱学森发展我国高端科技的意义。
2022-08-3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周培源,190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24年,周培源被清华大学派送去美国继续完成大学课程,并于1928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及最高荣誉奖。二战结束后,在美国海军部任职的周培源因不愿加入美国国籍,返回清华大学任教。1952年,周培源专任北京大学教授,此后还担任校长。他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献给了力学和理论物理学中两个十分困难的领域——湍流理论和广义相对论,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数十年来,他培养了几代力学和物理学的知名学者,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从1974年起,他排除重重困难,组织人力和物力,支持以王选为首的研制组研制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并获得成功,使我国印刷业产生革命性变化。他数十次代表科技界出席国际会议,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尊敬与爱戴。

——摘编自李青元《中国科学家颂——献给未来的科学家》


(1)根据材料,概括周培源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培源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2年8月1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向法、意等六个协约国发出照会一即著名的“贝尔福照会”,提出英国“准备放弃对德国赔偿的一切未来权利和对战债偿付的一切要求。只要这一放弃成为一项使此重大问题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总计划的一部分。”言外之意,是要求美国一同作废弃战债要求的努力。12月26日,法国操纵的巴黎会议决定对德国实施制裁之时,29日美国方面发出了“参与”的信号。这一天,美国国务卿发表重要演说,指出应由一个“公正的”国际专家委员会来研究德国的赔偿问题,包括对德国的偿付能力作出新的估计,后组成了由道威斯领导的专家委员会。1924年9月,“道威斯计划”除对德国今后的偿付额及偿付办法,款项来源和担保等作了规定外,还要求协约国向德国提供第一批约8亿马克(约合2亿美元)的贷款,作为第一年偿付的主要部分。.

——《浅析<道威斯计划>制定的原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英美两国对德国战债偿付的态度.并分析二者的意图。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道威斯计划”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力量领导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但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取消了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对此,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出现了以下几种解释,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A.武士自己取消自己的权力,一定是历史的误传
B.武士们这样做是为了讨好天皇,做做样子而已
C.领导改革的是资产阶级化的武士,当然要取消封建特权
D.日本的武士阶层文化水平较高,政治觉悟高于普通民众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伦敦设立了中国第一个驻外机构一一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郭嵩焘成为第一任驻英国公使。他用好奇的目光观察着陌生的异城。最令郭嵩焘惊讶的莫过于宫廷舞会。622日,中国使节首次应邀来到白金汉宫,他们看到上千男女,穿着盛装礼服,从皇太子、王妃到高级官员及贵妇,在音乐中翩翩起舞。这种场景,让自东方而来,从小受到“男女授受不亲”观念教育的客人看得瞠目结舌。郭嵩感慨道:“相与跳跃而不为非。使中国有此,昏乱何如矣!”……到了1878年,郭嵩焘在伦敦的朋友越来越多,各种社交应酬的邀请纷至沓来。这年515日到722日六十九天之中,他所参加的社交活动,包括五十七场茶会,六场音乐会,十ニ场舞会,一场名犬秀,一场园艺会,一场烟火晚会,一场谈话会…经常受邀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使得郭嵩焘萌动了举办答谢茶会的心思。为了准备茶会,中国使馆上下都动员起来,经费完全由郭嵩焘自掏腰包。1878619日(光绪四年五月十九日),清政府驻英使馆成功举办了中国外交史上第一场招待茶会。英国《泰晤士报》报道:“郭公使与夫人依欧俗于客堂见来宾,…犹堪注意者,为一中国贵妇首度出现于男女宾客供在之公众场合之事。”

——摘编自姜鸣《社交季的新客人——中国外交史上第一场招待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郭嵩焘对英国外交界社交活动看法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郭嵩焘举办中国外交史上第一场招待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2021-07-08更新 | 8841次组卷 | 133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下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唐)刘禹锡
《马嵬行》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五代)刘昫等
《旧唐书》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2021-06-09更新 | 4068次组卷 | 4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政治形势混乱,但十六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于建立割据政权,如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在修建都城时宣称“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魏孝文帝更是志在“南荡吴越,复礼万国”。这可以说明当时(     
A.大一统思想普遍存在B.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统一趋势逐渐加强D.南朝局势相对稳定
2021-05-24更新 | 64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10 . 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A.托古改制的策略B.恢复周制的意志
C.尊崇儒学的思想D.继承传统的决心
2021-05-05更新 | 1017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一真题历史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