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明治政府积极地发展近代教育。1871年成立文部省,负责主持文教改革事宜。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了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改革法令——《学制》。《学制》明确规定了从小学抓起,普及初等国民教育的方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中等教育。1883年的《农学校通则》和次年的《商业学校通则》推动了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得以发展。同时,优先重点建立了以东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等教育机构,来培养技术人员和国家干部。至1932年,日本的国立大学便达到6所,非国立大学20所,其它高等机构达到235所,小学入学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并向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派出留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学校除了教授各类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外,还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宣扬“大和魂”、武士道、儒教的伦理道德,以树立天皇神权为中心的皇权主义、法西斯主义等。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美德三国能源转型关键时间节点

国家煤炭系统石油系统天然气系统
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
英国1560年之前1619年
(49.1%)
19261971年
(48.5%)
1970未完成
1973年(11.1%)
美国1850年前1885年
(50%)
1910年前1950年
(38.4%)
1925年未完成
1973年(30.1%)
德国1815年1853年
(49.6%)
1954年1972年
(46.1%)
1971年未完成
1973年(8.7%)
(注:括号内数字为特定时间点相关能源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1978~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量由5.7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4.6亿标准煤,增长了4.3倍。据统计,2005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22.2亿吨,占整个一次能源消费的68.7%,而石油天然气仅占24%。近几年,我国对石油需求的年增长速度为16%,而石油开采的年增长速度却只有2%,石油净进口量从2000年的6962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63亿吨。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的82%将依赖进口。

——摘编自刁秀华《中国能源安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英、美、德三国能源转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西方国家能源转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3 . 口号作为一种舆论手段和社会动员模式,被近代以来的政党和团体普遍采用,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口号:

这些口号在党史研究中(     
A.提供了新的史料类型B.需要辨别真伪
C.具有史料实证的价值D.开创了新史观
2023-03-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届高三3月统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龚自珍(17921841),祖父、父亲皆为进士出身,外祖父是清朝著名学者、《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母亲段驯能诗工画。龚自珍精于经史,中过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的官,生活的乾、嘉、道三朝,“圣朝”的威风依然,而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他在倡导经世致用学说时,成为众所共认得摇旗呐喊的有力人士。由此,一些士子学人从书斋转向社会,由宋、汉之学转向经世致用。在龚自珍的文献中,论及西方殖民主义的有两篇,一是《罢东南番舶议》,一是鸦片战争前的《送钦差大臣候官林公序》。“夫中国与夷人互市,大利在利其米,此外皆末也”,西方“所重者”,皆中国“不急之物”,“宜皆杜之”。在龚自珍身上集先进与落后于一体。他是中国传统思想向近代发展的一个最初步的中介,一个不可缺少的中介。

——摘编自茅海建《龚自珍和他的时代》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龚自珍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简要评价龚自珍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它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各种经济政治矛盾极端尖锐的产物,又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引起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巨大变动。同时,一战发生在十月革命前,结束于十月革命后,它与十月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场战争几乎涉及世界所有国家,因为它与战后东西方爆发的世界革命高潮有着直接的连接。由此可见,研究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A.应从全球角度辩证分析其影响B.应考察历史纵向与横向的发展
C.首先须梳理事件发展的全过程D.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变
2023-03-26更新 | 445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新高考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4年,45岁的西华师大“熊猫教授”胡锦矗,牵头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这次调查历时4年徒步9万公里,最终形成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基于胡锦矗科研团队的调查,国务院批准将2万公顷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扩建为20万公顷,同时建立唐家河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3年他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大熊野外生态观察站,取名“五一棚”,邀请著名动物学家夏勒等外国专家进驻“五一棚”,开启了大熊猫研究的国际合作,同时完成世界上第一部探索大熊猫生态环境和习性的巨著《卧龙的大熊猫》,出版专著20多部。胡锦矗发明通过龚便判断大熊猫特性的“胡氏方法”,沿用至今。他一直坚持授课到84岁高龄,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保护生物学人才。

——摘编自《西华师大三代科学家同获大熊猫研究与保护最高奖》


(1)根据材料,概括胡锦矗教授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胡锦矗教授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3-03-24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以前,统治者多尊崇周公。但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周公的地位是不断下降的,孔子的地位是不断上升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孔子列为世家,与周公相同;但周公是王室贵族,孔子不是。可见,在太史公心目中,孔子与周公的地位是差不多的。

材料二   唐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子的加封(部分)

朝代

加封

宋朝

加谥为“元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

元朝

加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

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朝

顺治皇帝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康熙皇帝亲题“万世师表”献于孔庙

——以上材料均据张岂之《中国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   孔子生长于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围绕材料中任意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源自材料,史实准确,论证充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首先对殖民地发出了允许自治的信号;“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也对殖民地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主张尊重土著政权机构,重视发挥土著的作用。在美国看来,摧毁欧洲的殖民主义制度是谋求世界霸权的前提。苏联也主张所有的殖民地实现完全的民族独立和自决,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平等的运动。殖民地人民经过战火的洗礼,政治觉悟和民族觉悟日渐提高,成长为一支庞大的反殖大军。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在借鉴一战后国际联盟处理殖民地问题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非殖民化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联合国在全球不道余力地推进非殖民化的进程,截至21世纪初,全球政治独立的非殖民化目标已基本完成。

——摘编自王文《联合国关于非殖民化的机制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能够大力推行非殖民化方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大力推行非殖民化方针的历史意义。
2023-03-24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弭兵之议,倡于春秋末叶。宋向戌会当时诸强国于宋都,相与约盟,酷似今兹大战前之海牙平和会也。《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孟子》书中,到处发明此义,其极沉痛峻厉之言,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至墨翟一派,更高揭非攻寝兵之鲜明旗帜,以号呼于天下。墨家非从空谈而已,常务实行。见有斗者,匍匐往救之,且以善守为“非攻”主义之后盾,故其宣传乃实力的宣传也。自兹以往,我国民遂养成爱平和的天性。

——摘编自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一战爆发后,和平主义者莱文森提出了战争非法化的理念,希望在国际法中明文规定进攻性战争为非法。1921年,在各和平团体的支持下,莱文森创立了“美国促进战争非法化委员会”,推动战争非法化计划。19274月,法国外长白里安接受了美国和平主义者肖特维尔的建议,向美国政府提议在两国之间缔结一项永远使战争非法化的条约。美国和平团体积响应白里安的提议,主张将双边条约变成一项多边条约,并拟定了多个条约范本。面对强大的国内外舆论,柯立芝政府最终决定在多边条约框架内接受战争非法化的理念。827日,法、美等15国代表在巴黎签署《非战公约》。五个月后,美国国会正式批准了该公约。

——摘编自王立新《踌躇的霸权》

材料三   1985年,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制定了军队改革体制、精减方案。邓小平在会上正式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军队减到300万。到1987年,百万大裁军的浩大工程顺利完成。裁军百万,对于节省军费、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减轻人民负担,意义重大,也更有利于改善装备,提高部队战斗力。邓小平指出,“现在树立我们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形象十分重要,我们实际上也要担当这个角色”;裁军百万,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

——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国民“爱平和的天性”形成的历史渊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和平人士和团体在《非战公约》出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裁军百万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对全国教育进行过一些改革,主要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代替清朝封建主义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他提出停止祀孔,废除读经,把清学部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改为资本主义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五项。他解释说: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所谓富国强兵之主义也”;公民道德,“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博爱”;世界观教育,“就是哲学的课程,意在兼采周秦诸子、印度哲学及欧洲哲学,以打破二千年墨守孔学的旧习”;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学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用这种资产阶级教育宗旨为指导,他主持了学制改革,课程修订,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等,一定程度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要求。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人物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蔡元培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2023-03-23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