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在政治总目标上试图以贤人政治之实行德治的方式,在塔型的等级社会中,处于塔尖的统治者的人选问题,是孔子关注的重点。孔子把统治者(“圣王”)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能教化民众,看作为政的首要条件,认为只有圣人才可以成为真正的王。

——摘编自刘丹忱《孔子与柏拉图治国思想之比较互鉴》

材料二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

——根据李秋华《孟子仁政思想初探》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政治理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意义。
2022-11-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探索治国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形成百家争鸣,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关于诸子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人性本恶B.墨子提出相生相胜
C.荀子主张隆礼重法D.邹衍提出道法自然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儒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也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学,它的特点是重视从道德修养方面来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并且要求从个人做起,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这样逐步推广,而个人修身则是基础,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学对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在以“仁”为核心的人生价值,就是教导人们怎样去做人。无论权力大小和地位高低,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是平等的,从个人、家庭到国家社会,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特点。儒家的道德规范及其思想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

——摘编自李锦全《从儒学发展进程看儒学的前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4 . 【古代中国的民生思想】民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同时期的民生思想内涵有所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材料二   初,定令有租赋庸调法,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玩敝。至德后,科敛凡数百名,百姓竭青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炎疾其敬,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帝善之,使谕中外,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数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杨炎传》


(1)材料一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简述这一思想产生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两税法产生的影响。
2022-11-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战国中叶,孟子提出“定于一”的思想战国晚期的《吕氏春秋》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此类言论在战国中后期的著作中越来越多。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统一国家的愿望B.百家争鸣的局面
C.改革变法的趋势D.休养生息的政策
2022-11-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则是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下列属于百家主张的有(     
A.隆礼重法B.“非攻”“尚贤”C.五行“相生相胜”D.格物致知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早年以“儒”为业,兴办私学,授徒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提出了“人唯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不忍人之政”的仁政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道观,“由博返约”的认识论,“养吾浩然正气”的人格论,其主要学说体现在《孟子》一书中。荀子一方面强调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圣人、君主对人民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并不能维持社会统治秩序。因而他的思想不局限于个体的仁义孝悌,而且强调集体的礼法纲常,主张礼法并重。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部分内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发展的过程。
2022-11-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高度称赞秦国吏治,同时批评秦国“其生民也狭厄(生路狭隘),其使民也酷烈。”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A.无为而治B.法律至上C.非攻尚贤D.隆礼重法

9 . 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羋月传》中华月的原型是秦始皇的高祖母芈八子,她大约生于楚宣王:二十六年(前344),卒于泰昭王四十=年(前265年),终年79岁。这一历史时期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芈月生活的时代处于中国历史上哪-历史时期?(     
A.秦朝B.西周C.东周D.商朝
2.学者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指出这一时期: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器犁耕的出现D.宗法关系的疏远
3.在这大变革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阅读以下诸子的言论
①夫民之性,恶劳而乐……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②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③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④明君之行赏也,暖乎如时……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
⑤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⑥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判断以上言论所属学派,其中属于儒家的涂写A,属于道家的涂写B,属于法家的涂写   C,不属于以上三家的涂写D。【涂写在答题纸上】
4.同一时期,在右图中实践“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2022-11-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光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中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还提出了(     
A.克己复礼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礼法并施D.小国寡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