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太宗年间,渤海王“数遣诸生,指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唐高宗年间,文成公主又派人向唐朝“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这一现象(     
A.映照了盛唐恢弘气派B.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提升了中央政府权威D.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
2 . 有学者在论及民族关系时指出:“东西民族之动息,亦各有其时,月氏、匈奴,皆自东徂(往)西也;铁勒、突厥、回纥沙陀黠戛斯,则自西徂东者也。……东西民族动息之交替,实在唐世,读隋唐、五代史者,于此义亦不可不知。”材料反映出,在唐朝(     
A.华夏认同逐渐定型B.民族之间互动交融趋势明显
C.文化星现开放多元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加快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绢与马

材料一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士庶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

材料二突厥、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纥“每一马易四十缣(注:细绢),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外,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纥还开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回纥最初“风俗朴厚”,获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

以绢马贸易为例,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
2022-09-08更新 | 311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4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2019年7月)中强调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汉朝以后,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

地区

考古发现

吐鲁番

出土文书“贞观十九年(645年)行兵请赐物牒”,钤(盖)“安西都护之印”
出土“永淳元年(682年)高昌县申太平乡贮粮状”,钤“高昌县之印”
出土“蒲昌县注定户等申州状”,钤“蒲昌县之印”;还出土钤有“天山”“柳中”等县印的文书多件
发掘出张礼臣(唐将帅)墓,其中官方文书,署有史、参军判仓曹、博士摄录事参军、参事等职事名称
出土开元三年(715年)《西州营名籍》,记西州营八队,每队五伙,每伙六驮,至陇西执行运输任务,有押官、“人”(采骑官)
出土宝应元年(762年)《康失芬行车伤人案卷》;出土《高昌县牒上安西都护府为曹禄山诉李绍谨辞》,所申“借贷不还事”,涉及不同民族和地区
出土《伊吾军屯田残籍》载:“廿亩种麦”,“用水渠灌溉”等,钤“伊吾军之印”
发掘出唐代有默书题记和朱、墨篆印的布绢,涉及今河南、陕西、湖北诸省区

库车

出土唐建中钱、中字钱、开元通宝、大历元宝及莲纹砖、陶瓦等

轮台

发掘出唐代屯田城,内有大熔铁炉、唐朝钱币等

焉者

发现几处唐代屯址,如“唐五城”“陆式铺古城”,皆有屯军仓库、地窑、农具、粮食及唐代铜钱等遗物

——摘编自周泓《从考古资料看汉唐两朝对古代新疆的管辖经营》


表格呈现了新疆部分地区唐代的考古发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疆地区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8-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初期的统治者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若是试图用武力或者外部的行政手段强行改变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实行与汉族一样的政治制度,不仅难以奏效,而且还会激起反抗和叛乱。于是,唐朝在总结了秦汉在少数民族地区设边郡县,南北朝置左郡右县的历史经验后,首创了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方式——羁縻府、州。唐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设立羁縻府、州、县共有八百多个。羁縻府州制度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羁縻州的都督、刺史等官,并且世袭其职,让他们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这些都督、刺史都必须由中央政府任命,同时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取消了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原有的“可汗”称号,从而保证了中央政府统治和行政管理的统一,避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立与分裂。

——摘编自马敏、钱晓芳《论唐朝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党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融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四个方面,旨在运用具体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基本手段、基本政策和根本立场“没有变”的执政底线,但是又深谙“与时俱进”的重要性,紧密结合中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不断完善民族政策,并且产生了诸多新“变化”,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摘编自高向东、高鹏飞《变与不变: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百年演进与规律探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推行羁縻府州制度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政策“不变”与“变”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民族认同感的因素。
2022-06-21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吐鲁番出土的墓志来看,进入唐朝后当地墓志开始改变高昌地区传统的书写方式,转而逐渐与中原趋同,开始出现“大唐启运,泽被西州”等措辞。这体现出
A.民族融合促进了唐朝的统一B.西域对唐朝的政治认同加强
C.西域与中原的文化逐渐趋同D.中原文化在西域广泛地传播
7 . 贞观四年(630年),唐朝平定东突厥,将其内附部族安置在河东代州(今山西代县)地区。“内附诸蕃”缴纳赋税可纳银,亦可纳羊,按户等征收的银钱和羊,省称为“羊钱”。这一政策可以解读为,唐朝时期(       
A.赋税征收以资产为标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削弱
C.边疆与内地经济联系加强D.边疆治理重视当地实际
2022-06-02更新 | 974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不同史料对禄东赞的记录,根据上述史料可以推断出(       
史料出处
“初,太宗许降文成公主,赞普使禄东赞来迎。召见顾问,进对合旨,太宗礼之,有异诸藩”《旧唐书·吐蕃传》
“丙辰,吐蕃赞普遣其相禄东赞献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以请婚,上许以文成公主妻之”《资治通鉴》
《步辇图》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

A.《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年间唐王朝与吐蕃的和亲事件
B.历史文献与图片史料丰富多元可直接还原历史现实
C.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与西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D.都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一手史料
9 . 唐代,马球运动广受欢迎,唐朝皇帝之中喜欢打马球的不在少数。公元709年,金城公主远嫁吐蕃,李唐皇室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球场婚礼”,以临淄王李隆基为首的唐朝队战胜了以吐蕃使者尚赞咄为首的吐蕃队。这说明唐代马球运动
A.深受少数民族骑射习性的影响B.因精彩激烈受到市民阶层追捧
C.展现了统治者与民同乐的心志D.承载了超出娱乐性的多元功能
2022-05-28更新 | 52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王朝因羁縻州区域广大,内部情况复杂,并不全面推行内地行政制度,但是原则上又要不同程度地推及统一的政治、制度、法律。这强调了唐代羁縻州制
A.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性B.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
C.兼具特殊性与共同性D.实施有效的集权统治
2022-05-27更新 | 665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