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印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下表为古代不同文明区域的文字使用情况。这说明(     

文字

时间

两河流域

埃及文字

印度文字

克里特文字

中国文字

公元前4-3千年

象形文字

图画文字




公元前3-2千年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图画文字

象形文字


公元前2-1千年




线形文字

甲骨文

A.人类文明发展具有相似性B.不同文明区域独立而共存
C.农耕文明极具扩展的潜能D.世界文明因交流获得发展
2024-05-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一个自由民(属于统治阶层)因其懒惰而没有加固堤防,从而导致他所负责的那段河堤决口,水淹没了农田,那么此人必须赔偿因此被毁的粮食。

如果他不能赔偿这些粮食,那么人们可以卖掉他和他的财产,其收益由那些遭受水灾的农民分得。

如果一个自由民打掉了另一个与其社会等级相同的自由民的牙齿,那么他的牙齿也该被打掉。

如果他打掉的是一个平民的牙齿,他需要赔偿三分之一迈纳的银子。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   当时,为了繁衍人类,主从自己的口、臂、腿、足等部位,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他赋予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

威胁所有主而占有其房屋、池塘、园圃、田地时,应处五百钵那罚金;如由于失误所致,仅处二百。

损坏人家财产者,无论有意无意,应该赔偿,并向国王缴付与损害相等的罚金。

抵押时可按照种姓的正顺序,每月收婆罗门百分之二(绝不可再多),刹帝利百分之三、吠舍百分之四、而首陀罗百分之五的利息。

——摘自《摩奴法典》

材料三   拿破仑深受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再加上十年革命期间的教训,他深刻意识到要保住独裁地位就要维护大、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他们的政治要求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于是,他在1801年就向各法院、参政院提交了《民法典》这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草案用于讨论,不久就获得通过。《民法典》确立了“天赋人权”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来反对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顺应了历史潮流。

——摘编自邱枫《浅论<拿破仑法典>的巨大影响力及原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谟拉比法典》和《摩奴法典》内容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法典》编纂的背景及其影响。
2024-05-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历史试卷
3 . 如表为古代不同区域文明的主要内容。这反映了(     
文明名称主要内容
两河流域文明君主专制;史诗;科技
尼罗河流域文明法老;莎草纸;科技
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史诗;数学
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科技;哲学
A.社会历史环境影响文明发展B.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大河流域是文明产生的前提D.古代亚、非、欧文明的交融
2024-05-01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图可用来说明古印度(     

A.人口迁徙促进族群融合B.统一民族国家的创建
C.佛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D.种姓制度的形成过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佛教认为人生而平等,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佛教兴起之后,逐渐在印度地区传播,特别是到了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孔雀帝国的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使得佛教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传播。佛教的传播(       
A.消除了印度的社会矛盾B.冲击了印度种姓制度
C.受婆罗门教的启发产生D.主要流传于印度民间
2024-04-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果说文明史研究的空间维度,印证了一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文明史研究的时间维度,就印证了另外一句往哲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各有特色。这些特色是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在曲折的时光隧道中,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独特呈现。文明总是在交流、互鉴、冲突、融合等相互关系中经历着成往坏灭、涅槃重生。

——摘编自张国刚《文明史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方法刍议》

根据材料,围绕“世界古代文明”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阐述完整。)
7 .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主要是因为(     
A.热带地区有利于人类食物采集B.人口众多有利于城市定居生活
C.大河流域有利于早期农业发展D.地形破碎有利于部落自卫防御
8 . 古巴比伦王国神化王权,形成了强大的国家机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强调社会分工;古希腊城邦中的雅典,形成了民主政治。以上历史现象体现了(       
A.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点B.自然环境决定文明发展
C.古代希腊文明最为先进D.古代文明之间相互借鉴
9 . 公元1世纪时,印度众多佛教团体中出现了一批希望使众生获利的修行者。自此以后,佛学从一门教人实现自我解脱的学问,发展为一门普度众生并使众生得到觉悟的学问。这一转变(       
A.促进了统一帝国的形成B.进一步冲击了种姓制度
C.迎合了婆罗门的精神需要D.挑战了印度教的国教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此规定(     )
A.保证了高级种姓血统的纯正B.强化了刹帝利与吠舍的差别
C.说明印度的政治受宗教控制D.体现出种姓职业世袭化特征
2023-05-21更新 | 168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襄汾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