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793年第一次反法联盟兴起这段时间没有立即对法国大革命采取干预措施。这是因为法国大革命仍处于内部斗争阶段,并且当时的英国在外交上受到了诸多牵制,所以当时的英国采取了中立的政策。1791年瓦伦事件爆发后,法国大革命逐渐走上激进道路,进而走上了对外宣战、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制的道路。在1792年9月对外战争取得胜利之后,法国革命军由被迫防卫走向了主动地对外进攻。此时的法国革命在政治上威胁了英国的安全与稳定,并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思想上也带有意识形态输出的色彩。更重要的是,革命的法国体现出的扩张性危及了英国在海外殖民地和欧洲大陆的经济和领土利益,尤其是法军占领的国家给英国的经济带来了重大威胁。

——摘编自郝勇勇《论法国大革命前后英国的对法政策》

材料二   1789—1794年发生的法国大革命作为一场人民群众向封建制度发起挑战的革命性运动,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堪称典范。从源头上看,法国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结果,这场运动中对传统君主制的抗争,逐渐发展起具有法国特色的民族主义理论。资产阶级带着反封建、推翻国王统治的使命,领导着革命,激发了法国上下各阶层的热情,越来越多的法国群众开始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运动。启蒙思想变成了法国革命的精神思想。法国群众都情绪高涨,为自己是法国人感到自豪,这种自豪的爱国情感使他们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实现了民族的统一与团结。旧王朝也随之终结,所有人都是自由与平等的,所有人都属于公民,所有人都有政治参与的权利。

——摘编自徐烨《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对法政策的转变,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023-06-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独立战争的一个显著成就是政教分离,推动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和非宗教的教育。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和嗣后的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法国殖民地海地和西班牙、葡萄牙统治下的拉丁美洲各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的高涨。经过长期斗争,绝大部分拉丁美洲地区挣脱了法、西、葡的殖民枷锁,建立了独立国家。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2卷)》

材料二   亚当斯在就任美国总统后对于使美国获得独立的这场革命深以为憾,因为它给法国树立了榜样。如拉法耶特侯爵刚从美国独立战争的战场上回到法国就呼吁:“现在就发动一场起义,抵抗是神圣的使命。”还有下面的理论:政治权力源于接受权力统治的人民,权力应当取决于人民的意愿;凡不是据此构建的政府,都是不合法的。法国人一度也信奉并欢呼美国人的观念:政府的灭亡就是自由的开端。

——摘编自【英】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同点。
3 . 有学者将部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特色归纳为下表,据此推断,表中①②③分别是(     
国家特色
坚持“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建立起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淘汰了绝对君主制,开创了兼有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三大要素的新政体。
“主权在民”取代了“主权在君”,通过对平等的执着追求,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
A.英、日、德B.意、俄、英C.美、德、法D.美、英、法
2023-04-21更新 | 1007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789年7月,法国制宪议会着手制定宪法,1791年9月宪法生效。该宪法概括了制宪议会已发布的各项反封建法令,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体制——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由此可见,该宪法的特点是(     
A.满足了人民群众基本要求B.完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注重捍卫既有的革命成果D.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王室从十七世纪就将王室绘画与雕塑学院等文化机构设立在卢浮宫,在此举办各类画展、沙龙,展示王室收藏的艺术品。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后,“自由、平等、博爱”成为新的国家格言,卢浮宫内的艺术珍宝由王室私藏变为了国家财产,参观这些珍宝也就成为了任何人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利”。当时主导卢浮宫改造工程的内政部长指出:“它应该成为宣传法兰西共和国之伟大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803年,卢浮宫更名为“拿破仑博物馆”,随后,法国军队将包括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人的画作和雕塑在内的艺术珍品源源不断带回卢浮宫,深受爱国精神感染的巴黎民众纷纷上街围观,欢呼喝彩。艺术家也为此辩护:“只有自由的人民才有资格来保管这些大师们的作品”。不过随着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多数掠夺而来的艺术品被迫物归原主,从此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单一的地方能够集中如此多的艺术珍品。但它将国立博物馆作为国家文明象征的传统,也被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国故宫博物院等一再复现。

——摘编自刘周岩《美术馆的起源:大众、艺术与国家》

(1)据材料,概括卢浮宫在大革命前后基本职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卢浮宫在近代法国所彰显的社会价值。
2024-05-01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古罗马 李维

它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

——古罗马 西塞罗

罗马法是“简单的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最完善的法”。也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

——恩格斯

材料二:《法兰西民法典》共有2281条,分为3篇、35章。它明确规定了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法典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此外,还确定了契约自由和契约的法律效力。这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对后来许多国家民法典的制定都产生了影响。法典的资产阶级性质表明,波拿巴政权是大革命的延续。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兰西民法典》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的帝国权利意识源于法国早期作为一个殖民强国身份的记忆。尽管拿破仑的失败损害了法国的扩张主义政治,但重新点燃了帝国的扩张野心和荣誉感。许多自由主义者转而相信法国应当在世界大国占据恰当的位置。“文明使命论”为法兰西帝国的海外殖民事业蒙上一层道德想象和理论基础。正如维克多·雨果所言:“我们来到这片古老的罗马土地,不是为了给我们的军队灌输野蛮,而是为了给整个民族灌输文明;我们来到非洲不是为了带回非洲,而是为了把欧洲带到那里”。

——摘编自刘文明《自我、他者与欧洲“文明”观念的建构》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以后,将非洲人从“贵族暴政”中解放出来,奴隶的废除成为第三共和国在西非重新进行殖民扩展的重要理由。随着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扩张加剧,现代化的道路、诊所、学校、农业等建设被打上“文明使命”的新愿景。欧洲的殖民统治也借此加以合法化。随着殖民教育事业和精英主义政策的开展,法国在西非和北非的殖民统治逐步稳定下来。20世纪,殖民地风起云涌的民族主义运动迅速瓦解了法国的殖民体系,迫使殖民者调整殖民宗主国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重塑一种全新的殖民形式。

——摘编自张玉友等《法国“文明使命”的话语霸权及其历史陷阱》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文明使命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宣扬“文明使命论”带来的影响。
2024-05-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启蒙精神来自于17世纪的科学和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发扬和普及了培根、笛卡尔、贝尔和斯宾诺莎,特别是洛克和牛顿的思想。它发扬了自然法则哲学观点和天赋权利哲学观念。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抱有如此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性和科学能力抱有如此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和谐性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也从未有过一个时代是如此深刻地受到文明进步和发展观念的浸染。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世界上从未发生过同样的革命。法国革命是整个革命时代变革最为激烈的一次革命。它以“现代社会”取代了“旧制度”,在革命最激烈的阶段,一切显得非常激进,以致此后一切革命运动都将这场革命视作自己的先驱。法国革命思想远远地传播到法国以外,它决定性地影响了欧洲大部分和其他地方的政党与意识形态冲突的随后发展。革命还引起对社会改革、政治激进主义和革命暴力的性质与后果的激烈争论。在18世纪60年代到1848年的民主革命时期,或大西洋革命时期,法国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甚至美国,如果没有法国的军事干涉,也难以从英国赢得那样明确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可以那般自由地建立新国家和制定新宪法。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将启蒙运动中的哪些政治理念付诸实践?并简要分析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9 . 博物馆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历史记忆和叙事的重要场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作为法国宫廷收藏室以收藏古典绘画与雕刻而闻名。16世纪以来,卢浮宫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藏品持续增加。1793121日,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革命的资产阶级高呼“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联合人民向封建势力冲击。法国共和政府下令在卢浮宫的大画廊建立中央美术博物馆,搜集18世纪的伟大作品,变宫廷收藏为公共博物馆收藏便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巨大成果之一。由此,也为世界博物馆史开创了新纪元。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对社会普通公众开放,是博物馆、美术馆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也是社会日渐民主化的体现。

——《博物馆简史》

材料二   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罗塞塔石碑。

①碑文故事碑文用古埃及象形字、埃及草书和希腊字母三种文字书写。直至19世纪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法国著名语言学家商博良等人最终由碑文上的古希腊文字入手,破解了石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奠定埃及学基础。据碑文记载,该石碑刻于公元前196年的古埃及王朝,碑文内容是祭司对托勒密五世的庆贺之词


②归属之路
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法国士兵发现石碑。1801年,英国战胜法国,石碑作为战利品之一移交英国,1802年入驻大英博物馆。1917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罗塞塔石碑被转移保护,直至两年后回归大英博物馆。1993年以来埃及多次呼吁将石碑归还,但一直未实现。2022年埃及学创立200周年,开罗博物馆展示了“罗塞塔石碑”的赝品

                    罗塞塔石碑拓片

材料三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又称辛亥革命博物院,馆内基本陈列展览如下。

展览名称基本概况
①共和之基第一展厅 晚清中国
第二展厅 革命原起
第三展厅 武昌首义
第四展厅 创建共和
第五展厅 辛亥百年
②为天下先第一部分 汉口沿江大道租界区街景
第二部分 武昌起义群雕
第三部分 孙中山铜像
第四部分 江流浩荡 191119491978
③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鄂军都督府旧址原为清湖北咨议局局址,1909年开始修建,1910年竣工。咨议局平面布局为“山”形,砖木结构,两层楼房,是一幢典型的西方议会大厦式建筑。19111010日,武昌起义后在咨议局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卢浮宫“开创了新纪元”的表现。结合所学简述这一转型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中的“碑文故事”,概括当时埃及文化特点。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罗塞塔石碑“归属之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武昌首义”的含义。根据材料三中的展馆设置,概括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
2024-01-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4届高三12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秉承洛克等人的思想,于1748年出版《论法的精神》,把政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分,三者彼此分立,相互约束。伏尔泰宣传英国社会制度和自由思想。他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词,但是我愿意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所组成的联合体,国家主权源于人民,人民有任命、监督、罢免行政首领之权,有决定国家统治形式之权,并有推翻专制制度的起义之权。英法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扩宽和拔高。

——摘编自伍光良、吕乃基《启蒙运动路线图及其意义一从知识论的角度》

材料二   在英法七年战争时,为得到北美殖民地的支持,英国有意放松了对北美工业发展的限制。结果,北美便有恃无恐地生产英国所禁止的商品。18世纪60年代,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已相当繁荣。为了转嫁战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糖税法》《印花税法》等法令,引起了北美殖民地的抗英怒潮。1775418日,来克星顿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几天之内他们在波士顿城郊集结了2万多来自各地的民兵,一场反英革命战争开始了。北美大陆军还争得了英国宿敌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的支持。

——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世界通史》

材料三   法国深受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到路易十六即位时,法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其集中点便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冲突。1789714日,革命群众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路易十六不得已而妥协,但这样的行动受到了顽固派贵族的反对。贵族们很快逃往国外,大肆进行反革命活动,并勾结外国势力干涉本国革命。此后,革命历经波折,最终在1875年确立起共和制度。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并说明二者共同的有利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