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0年,匈牙利与协约国集团签署了《特里亚农和约》,“圣斯蒂芬王冠领地(代指匈牙利)”上2/3的土地和73%的人口被剥夺,其中大部分被授予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王国。这说明,当时(     
A.欧洲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动B.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C.民族自决原则适用的有限性D.欧洲殖民者的势力大为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9年6月,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德国赔款问题发表评论说:“战后赔款本来应该是他们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议题,而他们把赔款作为一个神学问题、政治议题和选举手段来解决⋯⋯恰恰漏掉了他们所掌握的各国经济未来这一角度。”这表明凯恩斯(     
A.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维持欧洲均势B.认同外交应该优先考虑本民族利益
C.主张从全球化的视角考虑德国问题D.认为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相互依存
3 . 有学者在其研究文章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行了如下分析:

1、欧洲淡出世界舞台中心;

2、俄罗斯(苏俄、苏联)与西方对抗长期化;

3、帝国解体一发不可收;

4、一战之后还会有二战;


请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分析中选择三项,进行说明。要求:史实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巴黎和会上,法国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大波兰”以肢解和限制德国,最终未能实现;美国提出建立国联,但最终没有加入国联;英国希望对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直接兼并,但和约最终根据美国的意见对其进行托管或“委任统治”。这说明(     
A.战后严惩德国目的失败B.帝国主义矛盾日趋激化
C.新的国际秩序充满妥协D.和会结果不受列强操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图1和图2,可以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推动欧洲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导致了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动
C.推动了欧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D.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023-05-03更新 | 52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一战结束后,对于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法国要求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英、法、美三国的这一分歧(     
A.体现了其对战后秩序的不同诉求B.源于它们对世界霸权争夺的需要
C.导致它们因分赃不均而矛盾加剧D.反映了西方大国均势外交的理念
2023-05-01更新 | 1120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西方主流观点认为东方世界是世界历史的起点,而“西方绝对是历史的终点”。1918年西方学界出现了“西方文化必将走向没落和灭亡”的声音。这一转变是由于(     
A.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传统国际秩序B.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方向
C.凡尔赛体系内部矛盾重重D.战争引发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战后,美国参议院主席及诸多参议员对威尔逊总统进行批判并拒绝加入国联,他们认为国联盟约规定的义务影响了美国的利益与外交目标,没有保留美国对移民的控制且没有将美国国内事务排除在国联之外。这表明当时美国(       
A.认为大国一致原则有损国家利益B.不满英法等国操控国联的局面
C.立法权的保守性制约着外交决策D.孤立主义仍能适应称霸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19年,法国的女性法学学生是1914年的10倍,女性医学学生是那时的3倍;超过30岁的英国妇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选举权,德国的妇女投票权更为完整;裤子成为可以接受的妇女服装,裙角也骤然上升。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科学教育水平提高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工业化迅速开展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巴黎和会规定,每个民族都享有建立主权国家的权利。但在划分主权国家的疆域时,英、法并未考虑实际情况,以至于新成立的民族国家也包含了其他民族。如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极力要求并入德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法按照自己意图瓜分世界B.巴黎和会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C.民族自决原则未得到真正落实D.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发生了动摇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