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德国的快速工业化威胁到了英国的经济优势地位,两个经济强国的关系由此变得紧张起来。欧洲国家疯狂地寻求新的殖民地或附属国以支持经济的增长,列强之间相互牵制,冲突不断发生。1914年,欧洲主要列强形成了两个敌对的阵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914-1918年的世界大战改变了许多国家的版图,四个王朝和它们的帝国(德、奥匈、俄、奥斯曼)灭亡,英法元气大伤,美、日崛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由英美争夺世界领导权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扩张之间的矛盾。美国凭借其世界经济领导地位参与许多重要的国际事务的解决、并起到决定性的支配作用。资本主义世界由“英国时代”走进“美国世纪”。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要素”绘制一幅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其他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至少选择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绘制思维导图,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列为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演说的内容节选。

演说一

“作为一个人,(我)时刻准备着在一场公正的调停中发挥作用,并以朋友而不是党徒的身份谈论关于和平与和解的建议。”“美国不仅必须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保持中立。”

演说二

“目前德国对付海上贸易的潜艇战其实是以人类为敌。这是针对所有国家的战争。……我们绝对不应感情用事。我们的动机既非为复仇也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仅仅是为维护权利,维护人权……这样我们将为世界最终和平,为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德国人民的解放而战,为大大小小各国的权利和世界各地人们选择自己的生活与服从权威的方式的特权而战。”

演说三

“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我们不仅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来保卫我们自己……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

演说四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注:以上演说一、二属于威尔逊,演说三、四属于罗斯福。

——摘编自陈飞《影响世界最强音——美国总统演讲全集》、查明建等《富兰克林·罗斯福经典演讲词赏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外交政策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日本史学家入江昭指出,“八个签约国将为第九个签约国——中国——而合作,维护后者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机会均等原则,为稳定日本的成长营造环境”。以下对这次签约“合作”的解释,正确的是(     
A.列强在打败中国的基础上逼签此约B.中国借此机会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日本在“八个签约国”中受益最大D.“机会均等”成为列强侵华的共同原则
4 . 从一战结束到20世纪中期,美国直接介入世界殖民地问题的解决过程,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主张
1919年威尔逊认为殖民国家不应作为殖民地的主人行事,而应作为当地居民和国际利益的委托人行事;因而提出以国联“责任统治”的方式改革欧洲殖民体系。结果只是将德国、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置于国联管理之下。
1941年罗斯福认为应对托管区直接进行国际化管理,保证这些地区对所有国家开放,各国在这些地区的劳工、资本、企业的发展机会均等。
1942年罗斯福主张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在其监督下,把尚没有获得自治权的地区委托给一个或几个会员国暂时管理,托管地将在政治、经济、社会取得进步的条件下获得独立;美国应担当起领导责任。
1950年美国国务院出台文件:支持所有殖民地自治,促进殖民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在殖民地和其他国家之间扩展经济活动。
1953年杜勒斯认为殖民地区已成为西方与苏联阵营进行激烈竞争的战场,美国应暂助殖民地获得自治或独立。
1956年英法与埃及苏伊士运河之争中,美国谴责英法并施加压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美国关于殖民地问题的政策演变。
5 . 有学者认为一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由扩张主义回归到孤立主义传统;也有学者认为美国一直在奉行扩张主义的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战后美国的外交:孤立主义还是扩张主义?

材料一1900-1938年主要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1900年1913年1928年1938年
英国18.513.69.910.7
美国23.632.039.331.4
德国13.214.811.612.7
法国6.86.16.04.8
俄国8.88.25.39.0
意大利2.52.42.72.8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漫画:一战后的美国外交

材料三美国外交政策词典(部分)

●孤立主义:孤立主义是美国开国元勋规定的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基本原则,即利用地理上与欧洲隔绝的位置,保护美国的利益,避免同欧洲订立永久同盟,并避免卷入欧洲的纠纷。

●实用主义:又称实效主义、实验主义、工具主义,指不受教条约束,从实际出发,根据每件事的具体情况作决定的一种思想方法。实用主义的经典表述是“有用即真理”“真理即工具”。美国是实用主义哲学的故乡。

请你对一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进行分析判断,写一份简要报告。(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条理。)
2023-01-12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这幅漫画发表于1922年2月。漫画中燃烧的烈焰中写的是“印度”“埃及”“爱尔兰”,右侧是英国纳税人手持斧头,上面写着“要求国防裁军”,左侧是时任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丘吉尔,他两边的军人分别是“海军废物”和“陆军废物”。

漫画反映的状况表明(     
A.一战后英国殖民体系发生动摇B.英国内部两党的斗争愈演愈烈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D.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崩溃
2022-11-08更新 | 45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17年8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我们认为惩罚性的损害、肢解德国、建立自私的和排他性的经济联盟都是不合适的……不能为任何种类的和平提供适当的基础”,美国意在(       
A.建立世界霸权B.维护世界和平C.援助欧洲复兴D.维持欧洲均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9年4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刊文指出:“基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可能永久地破坏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所以没有能力捍卫主权的中国,必须依靠自身事业的正义、国际正义感以及巴黎和会所倡导的持久和平原则来维护自身利益。”这揭示出美国的意图是(     
A.声援中国B.维护正义C.“利益均沾”D.倡导和平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后新秩序的构想与实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传统欧洲中心之外的这两个侧翼新兴大国就提出了重塑世界秩序的方案。

一个是列宁所倡导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政策:十月革命后,出于对新政权的巩固以及打破已经形成的外交上孤立的被动局面,苏维埃政府提出并奉行其富有创见的和平共处政策,明确提出苏俄希望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这代表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规范准则,为争取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以及和平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另一个就是威尔逊为抵消苏俄影响而提出的以国际联盟取代均势外交的构想:“我们应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威尔逊认为:“美国政府认为它有权利参加关于这些租让权的地位的任何讨论,不仅由于美国公民现有既得利益,而且还因为,公平的对待这些租让权对美国政府所关心的一般原则的开始运用是必要的。”

——摘编自刘波《凡尔赛体系未能维护一战后世界和平的原因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以“一战后新秩序的构想与实践”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