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如图为1917年美国制造的“华盛顿”号战列舰。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各国停工的战列舰必须在条约委员会的监督下拆毁或者保证其处于不可再建成的状态,而且不准授予其他国家,这样,1924年11月26日,“华盛顿”号被击沉。“华盛顿”号的被击沉说明(     

A.战后欧洲统治秩序趋向稳定B.国际联盟有效的制止了战争
C.限制军备竞赛成为国际共识D.和平主义成为世界主要思潮
2024-02-22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2月份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8年,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完成了《西方的没落》一书,他认为西方文化并不比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等东方文化有任何优越地位。此书一问世便吸引了西方各界读者,斯宾格勒也由“一位默默无闻的中学教师立刻跻身于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列”。这表明(     
A.西方文明存在严重缺陷B.战争引发西方的文明反思
C.东方文明价值得到尊重D.欧洲放弃“西方中心论”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维视角下的国际关系演变

材料一


材料二   国际关系史研究有两大主导的视角和方法。一个是安全视角,在此种观照下,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核心议题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主要探究地缘政治、结盟、威慑、战争、缔结条约等内容。一个是经济视角,核心的思路是探讨历史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主要探讨西方大国对资源、市场、交通要道的争夺,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对外经济援助等内容。

以上两大主导性视角多采用现实主义思路,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资源,都把政府决策者看作是理性计算的行为体,服从于国家安全和物质利益的需要,从而做出合理的外交选择。这两种解释视角都曾风行一时,至今仍然影响巨大。

——据翟韬《文化视角与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新趋势》


结合近现代国际关系演变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1919年8月30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专栏记者凯里·奥尔发表于该报的漫画《后视图》。漫画意在揭示(     

漫画中威尔逊正在指挥合唱“持久和平”(EverlastingPeace),而合唱团成员的裤兜里都藏着左轮手枪,自左往右合唱团成员枪柄上分别写有:日本院觎亚太(Pacific Control);英国关注海权(BritishFleet);法国重提美法同盟(FrancoAmericanAlliance);意大利期待领土扩张(GreaterIaly)
A.国联难以促成世界和平B.列强之间矛盾难以调和
C.实力强弱决定国际格局D.美国无力担当世界领袖
5 . 海明威参加一战后,带着伤痕和恶魔般的战争记忆,于1929年写出了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德国作家雷马克也于1929年根据自己在一战中的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一年内在欧洲发行500万册,被誉为“古今欧洲书籍的最大成就”。这反映了当时(     
A.欧美极端民族主义泛滥B.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C.和平主义成为社会主流D.西方精神危机凸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一战前,欧洲联合只是个别教士、学者、政治家的乌托邦幻想;一战后,一些政治家开始尝试通过“欧洲”的视角来审视问题,以“欧洲”的框架来解决问题,欧洲联合成为更多社会精英的共识。这一变化源于当时(     
A.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B.社会精英阶层的推动
C.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D.美国霸权主义的威胁
7 . 如图是创作于一战后的漫画《吞下苦果》。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新世界秩序隐藏危机B.德国被战胜国分区占领
C.大国间矛盾趋于缓和D.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8年12月,当美国总统威尔逊到达巴黎时,受到了巴黎民众的狂热欢迎。当时一家报纸撰文指出,对巴黎民众来说,能够目睹一位被他们以及欧洲的绝大多数被压迫者视为“当今天头号仁义之人”的伟人,乃是一种“无上的荣光”。这一现象在客观上反映出(     
A.欧洲对和平和民族自决的渴望B.美国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欧洲把和平的希望寄托于美国D.美国欺骗宣传为其插足欧洲事务铺平道路
2023-12-1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现代学者霍布斯鲍姆(1917—2012)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有如下论述:(一战是)西方文明崩溃的起点……只有冷战结束之时,我们才能最终把一战的结果抛到身后。其主要依据应包括(     
A.欧洲“大陆均势”被打破B.战后悲观主义情绪弥漫
C.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D.阵营对抗带来深重灾难
23-24高二上·湖北宜昌·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19年巴黎和会的席位分配:将国家划分为三等,分别有五席、三席、两席。英、美、法、意、日有五席,一些新成立的国家有两席。中国有两个席位,在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被列强否决,这说明(     
A.会议体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B.会议把中国视为新成立的国家
C.战败国的国际地位得不到尊重D.北洋政府实行妥协退让的外交
2023-11-26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