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9年后,苏联派出人员到西方进修或进行科学研究。同时在国内兴办了许多高等和中等技术学校,学习西方的技术,到1933年,约有110万学生在这些学校学习。苏联的这些举措(     
A.抓住了国外技术转移的时机B.致力于落实新经济政策
C.建立了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D.意在缓和与西方的关系
2024-03-09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集团对苏俄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干涉。但1922到1924年间,除美国外,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承认了苏联。其直接原因是(       
A.苏联国力不断增强B.欧洲各国需要和平
C.帝国主义实力削弱D.新经济政策的驱动
2024-03-07更新 | 38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21年,苏俄人民委员会会议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发展私营企业形式和合作社形式的手工业和小工业,并尽力发展农业合作社,鼓励小生产者的合作化要求,鼓励一切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实行自愿入社的原则。据此推断,这一决定(     
A.有利于民众生活的改善B.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在全国的推广
C.表明私有制度全面恢复D.动摇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0年,英国工党秘书C`R布克斯顿访问俄国。他关于俄国农民态度的报告,记录了与农民的对话“农民们对现状有什么看法?”“革命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都赞成革命。他们虽然不喜欢布尔什维克,但他们喜欢革命”。该报告(     
A.解释了布尔什维克获胜的原因B.是对苏俄武装干涉的借口
C.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D.歪曲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苏联早期的许多重要的工业和工程都是在外国资本的支持下建立的,如德国人建立了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美国福特公司建立了第一个汽车厂。但到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的工业化开始走向封闭,不仅废除了与西方公司的特许条约,最后一批外国专家也于1934年离开了苏联。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苏联(       
A.工业建设封闭化B.建立了工农联盟
C.优先发展重工业D.经济政策的调整
2024-02-08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有人曾针对某一时期的俄国形势指出:布尔什维克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筹集粮食,因为要通过任何正常的渠道取得粮食已经不可能了,当时的农民处境很像法国革命时的情况——货币已经没有用了,他们不是自己把粮食吃光,就是把它囤积在自己的庄园里。基于此,布尔什维克(     
A.掀起消灭富农的斗争B.强力推行余粮收集制
C.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D.恢复商品和货币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列宁在谈及新经济政策时说道:“我不想预测依我看究竟要多长时间……我们能估计到5—10年的情况,就谢天谢地了,通常我们连5个星期的情况也估计不准。”还认为,新经济政策不可能一直存在,在其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使命后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由此推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A.得益于“苏联模式”的推行B.依赖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C.取决于苏俄社会形势的发展D.佐证了苏俄社会经济的落后性
2024-02-08更新 | 13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31年,斯大林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自杀”,“应当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即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去发展重工业。否则,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据此推断,斯大林提出高速度发展重工业主要是基于(     
A.国家重工业基础薄弱B.服务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C.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D.维护苏联民族独立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1年,苏俄可耕地面积仅达到一战前平均水平的62%,收成仅达到正常水平的37%;马匹的数量从1916年的3500万头骤减至1920年的2400万头,同期耕牛的数量则从5800万头减少到3700头。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西方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B.农民对政府政策消极抵抗
C.严重的自然灾害带来破坏D.政府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2024-02-03更新 | 15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指出:“如要求尽量运用农业资金以从事工业建设,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不仅是与农民在政治上的破裂,而且也是破坏工业本身的原料基地,破坏其国内市场,破坏输出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平衡。”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对工业从农村吸收资金有所限定B.利用商品价值规律进行工业建设
C.确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D.积极调整国民经济严重失衡局面
2024-01-26更新 | 15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