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1年秋天,列宁主张从当年春天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初的粮食税和商品交换退到“由国家调节商业”,退到以货币为媒介的流通。 “1921年春季,我们在经济方面实行了退却,我们在1921年的秋冬和1922年初,还要继续退却”。据此推知,对该时期的经济政策解读合理的是(       
A.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
B.重心是国家和农民关系调整,运用市场机制
C.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物质基础
D.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性质具有一致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1年,苏俄可耕地面积仅达到一战前平均水平的62%,收成仅达到正常水平的37%;马匹的数量从1916年的3500万头骤减至1920年的2400万头,同期耕牛的数量则从5800万头减少到3700头。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西方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B.农民对政府政策消极抵抗
C.严重的自然灾害带来破坏D.政府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2024-02-03更新 | 15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安徽卷)
3 . 1935年5月,苏联出于军事方面考虑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到1938年建成了两条铁路干线。此外,1932—1937年修建莫斯科——伏尔加运河,使得莫斯科变成了一个大型港口,改造过程中对莫斯科河和亚乌扎河上的一些旧桥也进行了改建。这些变化(     
A.开启了苏联交通的近代化B.顺应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C.彰显了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纠正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2023-12-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22年10月11日,苏俄人民委员会授权国家银行以黄金和外汇担保发行银行券——切尔文。切尔文直接与黄金挂钩,一个切尔文含纯金7.74234克,等于旧俄10个金卢布。切尔文的发行(     
A.冲击了世界货币金本位制度B.保障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C.有利于稳定和恢复国民经济D.意在统一财经保证战争的胜利
2023-11-25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宏图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针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提出了经济集约化的发展方针。但戈尔巴乔夫上任后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局面:苏联在钢、原料和燃料动力资源生产方面早已无可匹敌,同时却由于浪费、无效的利用而又缺少这些东西以至于一些企业无法开工。当时苏联这些情况的出现(     
A.反映出经济结构比例失调问题有待纠正B.表明经济改革收效甚微
C.体现出国家技术落后导致工业发展迟缓D.折射出苏联模式的弊端
2023-11-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尽管布哈林的模式,即主张用经济手段刺激经济各部门的平衡,更能受到苏联人民的欢迎,但是斯大林没有给他继续实现政策的机会,在党内斗争对抗中斯大林组织全党批判了布哈林的思想,最终是斯大林主宰了苏联社会建设的权力。斯大林成功地解决了俄国是如何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和战争的危机中加速建成社会主义这一历史难题的,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在苏维埃政权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斯大林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用十年的时间跑完了强国百年的路程。斯大林在反法西斯战争上的胜利鼓励了半殖民地人民寻求解放的斗争,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但从1929年开始,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全国从上到下要听命于国家计划,这样也容易导致官僚主义的盛行,甚至一些人因此死于非命。

——摘编自刘薇《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评价》

材料二   西欧在历史上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现在又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地区,素有资本主义的“心脏”之称。西欧各国重要经济部门中的国家所有制成分大大高于美国、日本。二战后西欧的国有企业不仅发展规模比战前大,而且在结构上也突破了历史上的格局。西欧企业国有化和官营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为了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确保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运转而进行的。战后以来,西欧各国政府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集中在自己手中,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所有环节进行广泛全面的干预。西欧各国普遍拥有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开支在政府总支出中的比重通常都达到60%以上,这是美国和日本所不能比拟的。战后西欧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域性联合组织——欧共体,这是当前国际垄断调节最发达的一种经济形式。

——摘编自秦建伟《试论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并评价该模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府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认识。
2023-11-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20年代前期,苏联领导人认为此时的国际社会“危机孕育着新战争,苏俄实行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此时农村富农实行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剥削手段,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物质财富积累。城市耐普曼阶层(小商人、小业主和资本家投机者等的统称)盛行、工人大量失业等问题涌现。据此可知,当时(     
A.新经济政策的理想与实践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B.政府背离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衷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特殊时期的产物
D.经济改革的措施与政治目的相矛盾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为正值、负值。落差是一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差值,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图3)。



1886- -2002 年美国GDP增长率波动

——摘编自【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等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年递增16%;19171940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14%,年均增长率高达9.6%,而同期美国GNP只增长了68%,年均增长率只为2.3%。1981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2%、3.6%、1.0%、3.7%、2.7%,19861990年分别为1.8%、2.6%、0.5%、0.3%、2.0%,1990年分别为-4%、-1.2%、-2.3%、-19%、-3%。

——摘编自杨荣、季正矩《经济建设的成败与苏联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1917—1940年苏美两国经济均出现增长的相似因素,并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为“被烫过了的曲线”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1—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其原因。
2023·浙江宁波·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18年4月,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不能以继续向资本主义进攻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规定当前的任务”“为了今后进攻的胜利,目前应当‘暂停’进攻”。这表明列宁(     
A.希望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合作B.承认战时共产主义是一次失败的探索
C.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路由来已久D.主张通过粮食税调整国家与农民关系
2023-11-10更新 | 354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安徽卷)-2024年1月“九省联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不仅将商品、货币、资本和市场等要素都当作经济发展手段,而且把它们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分离。苏俄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编制了各项中长期建设计划,如国家电气化计划、运输计划、粮食计划、燃料计划、财政计划和货币发行计划等。这(     
A.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使得计划和市场手段长期并用
C.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D.配合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