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1928年8月,乌克兰农民在寄给《农民报》的信中说道,中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少播种的做法,因为少播种就可以进入35%的免税贫农的圈子中。同时,中农普遍认为他们是在替懒汉干活。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阶级斗争影响经济发展B.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措施
C.农业发展遇到了困难D.指令性的经济模式弊端突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20年代初,尽管连年战争造成的恶果尚未克服,但新经济政策“已经收到成效”,它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而且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也在不断扩大,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加强,广大中农群众被吸引过来团结在苏维埃政权周围。据此推断,推行新经济政策(     
A.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使国家权力和垄断资本相结合
C.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由之路D.是扩大执政党阶级基础的策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左右摇摆,时而向农民让步,放松对价格的控制,时而打击私人买卖活动,压低农产品价格。这一现象反映出(     
A.苏联政府已经失去对农业的控制B.新经济政策与工业化方针的冲突
C.经济危机影响了农产品价格D.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日益显露
4 . 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这一过程表明苏俄(     
A.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B.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
C.经济政策的摇摆不定D.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023-03-09更新 | 2269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苏俄(联)党内,还有相当一批人患有“怀旧病”,他们认为在那个“英雄年代”里,所面临的环境是艰难的,但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美好的。只要战争一结束,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和发展,根本不需要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就可以到达真正的共产主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深得民心B.苏共党内对发展道路未达成共识
C.新经济政策实施具有盲目性D.人民群众对工业化建设充满期待
6 . 据估计,1921年俄国全国矿山和工厂的产量只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的水平,一些重要工业和生活产品的生产能力萎缩地更为惊人,当时棉花的产量只有战前的5%,而钢铁产量更是跌到战前2%的水平。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发展的阻力较大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C.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突显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持续影响
2022-10-28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九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6年苏联宪法规定:允许个体农民及手工业者等小规模私有经济存在,但以自力经营、绝不剥削他人劳动为限。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趋向宽容B.国民经济的发展颇具不平衡性
C.经济政策适度兼顾了本国实际D.私有经济成为社会的必要补充
8 . 20世纪20年代的列宁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获得彻底的胜利: 即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农民之间达成妥协。因为在和平时期,小农需要的东西同 工人需要的不一样,只有同农民妥协,才能拯救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材料表明列宁意在 (     
A.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寻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路径
C.全力推行余粮收集制D.着手调整苏俄的经济发展政策
9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结论
A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建立了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建立
B1848年,普鲁士政府开始直接投资修建铁路,还兴办了许多国营煤矿和炼铁厂德意志帝国充分发挥国家政作用,推进工业革命
C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5亿多人生活在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从欧美开始向世界其它地区进一步扩展
D1928-1937 年,苏联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1937 年,苏联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成就,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A.AB.BC.CD.D
2022-05-15更新 | 568次组卷 | 9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30年1月5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通过题为《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建设办法》的命令,把伏尔加河中下游和北高加索地区的集体化期限缩短到1~2年,把乌克兰、西伯利亚、乌拉尔、中部黑土区和哈萨克斯坦的期限缩短到2~3年,其他非产粮区的期限缩短到3~4年,这一指令
A.反映了农业集体化时机的成熟B.体现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C.契合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彰显了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先进性
2022-03-26更新 | 700次组卷 | 1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