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日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谭嗣同在《仁学》中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最终要实现“有天下而无国”的“地球之治”。梁启超为《仁学》所撰的序中说:“仁者,平等也,无差别相也,无拣择法也,故无大小之可言也。”据此可知,维新派(     
A.谋求学习西方变革政治制度B.顽固坚守传统儒家学说
C.借助传统文化阐释救亡观念D.反对西方民族国家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人们常说,在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上,戊戌维新运动首次把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过程从技术层面拓展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层面,表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深化。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论断的是维新派(     
A.提出“师夷长技”B.提议改革官僚制度
C.呼吁“扶清灭洋”D.号召奖励技术发明
3 . 1900年前后,梁启超发表《新民说》《爱国论》《中国积弱溯源论》等文章,感叹在中国数千年“德育”之下,国民“欲为本群本国之公利公益有所尽力者,彼曲士贱儒,动辄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偏义”,将国民排除于公事之外,而使得“国民益不知公德为何物”。梁启超这番言论意在(     
A.抨击封建教育的虚伪说教B.为民主革命提供理论支撑
C.剖析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源D.呼吁提高国民的政治觉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其各国读书识字者,百人中率有七十人……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今宜改武科为艺学,令各省、州、县遍开艺学书院。”康有为此说旨在(     
A.传播西方艺学知识B.提高民众识字水平
C.扩大变法阶级基础D.探索启民富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列是关于维新派围颐和园、软禁慈禧太后的四则史料,这些史料(     
史料内容来源
杨深秀尝夜半奋髻起曰:“八旗宗室中,如有徐敬业其人,我则为骆丞矣"胡思敬《戊戌霜录》
深秀以常言,得三千杆毛瑟枪園颐和园有余也《戊戌变法)第4册
1898年春,康对人说:“此时若有人带兵八千人,即可围颐和园,逼胁皇太后,并逼胁皇上,勒令变法,中国即可自强”梁鼎芬《康有为事实》
康长素向人言,以兵園园湖,不令太后与闻国政。此语宣传都下,余曰:“速发传单,言我等与康无交情,免受其祸”《金銮琐记》
A.佐证戊戌变法带有浓厚暴力色彩B.反映了维新派变法策略有失严谨
C.说明慈禧太后态度关乎变法成败D.证明了军队在变法中的重要作用
6 . 在“百日维新”开始的时候,慈禧太后告诉皇帝:“只要你保留祖宗牌位,不烧掉他们;只要你不剪掉辫子,我就不会干预。”据此可知(     
A.清廷内部达成改革共识B.皇帝已掌握政府的实权
C.慈禧接受有限度的改革D.维新变法的障碍已扫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最后十年……被迫向竞争对手或侵略者学习的选择,也带来深层次的心态紧张,进而促生一种集焦虑和激情于一体的急迫情绪,总想完全彻底地一次性解决中国的问题,并不惜借助非常规的方式。”这可以用来说明(     
A.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B.维新变法的特点
C.义和团运动兴起过程D.甲午战争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幼学》中指出:“今人出话,皆用今语,而下笔必效古言,故妇孺农氓,靡不以读书为难事,而《水浒》《三国》之类,读者反多于六经。”作者意在(     
A.服务政治改良B.宣扬托古改制
C.倡导文学革命D.鼓吹民主共和
2023-09-0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1898年8月17日,顺天府尹胡芬保荐严复应经济特科,严复开始公开参与戊戌变法。8月26日,严复发表《<时务报>各告白书后》,警告梁启超等人暂缓激进措施,声称如果两败俱伤,“维新之事自此废矣”,表示对变法的关注和担忧。这说明(     
A.维新派阵营内存在分歧B.地方官员均支持变法主张
C.措施激进导致变法失败D.严复认识到变法失败根源
2023-09-0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22
10 . 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认为西方的议院只不过是“彼族实暗合经义之精,非能为新创之治也”,“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谋及庶人为大同”。康有为的这些言论(     
A.极力推崇古代大同思想B.对欧美制度盲目排斥
C.尚未突破传统政治思维D.试图为变法减小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