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同时期,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平分业、医疗分科春秋战国以后,再没有出现过鬼神现念统治医坛的情形,医学战胜了术成书汉代的《费帝内经以阴阳五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提出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公元5世纪创立医载有体制,使医学教育逐渐由师徒父于传投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在“不为良袖,思为良医”的思想指引下,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之观念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目》是一中医药学的总性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摘稿自经《中医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先后建立了人体解学病理解剖学、细胞病理学等。片战争后,西圆大量传入中国,教会医院逐渐成为和救堂一样引人注目的教会标志,它们为外四驻军、商人侨民服务同时救治中国病人教会医生和本国会组联系密切,能即时输入新技术使毅会医院在中国保棒技术优势治疗范围涉及眼科、内外科、骨科、牙科等。1850年,英国医生合信出版了《全体新论》,成为向中国人讲西医的重要著作。1915年,在华教会医学校有23所,护士学校、药学校等有36所。1921年,北京高粒开展卫生教育运动,由北京会医学会指导,北京大学负责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利用暑假做关于公共卫生的演讲,西医传入中医一统的面被打近代中国人医药观逐渐多元化。一些进入士推带西医,甚至视中医为伪科学逐渐形成“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

——摘编自博维康《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西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医药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医大量传入中国的其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前中医药学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019-09-0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至18世纪,中国加入到世界革命之中,在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兴起了一些商业都会。在富商大贾中,“儒商”人数明显增多,商人素质提高,社会责任心加强,产生了商人文化,如尊崇子贡、范蠢等富商典范,以“诚”、“信”、“义”等作为经商准则。唐宋以来,中国传统贱商、轻商观念有了明显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诱发了商业资本渗入到城镇和乡村的生产过程,如福建崇安盛产茶乌梅、姜黄、竹、纸等,这就吸引了众多客商携资到此,列肆应工组织生产。

——摘编自唐文基《16到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   16世纪西欧的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了扶持和保护政策,如法国的重商主义政策和英国的圈地运动,都有益于商业发展。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更是把市民、商人从天主教的禁欲主义枷锁中解放出来。17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完善了农牧混合经济,促进商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流动的人口又给某些地区带来了新的技术,并与当地经济结合,创造了有效的商业行为和更高的商业利润。如16世纪中叶,英国利用尼德兰移民的力量,成功地生产了“绒线布”,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17世纪西欧各国积极投入到世界贸易竞争大潮,特别是英国,制定优惑政策,成立各种海外贸易公司,开拓世界贸易。

——摘编自王素琴《对西欧封建商业迅速跨越资本主义门槛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呈现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至17世纪西欧商业迅速向近代转化的原因。并说明与西欧相比影响中国商业革命转型的因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时代的国王可以任意剥夺工商业者的私有财产,因此,法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所以法国《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后来,资产阶级统治者认识到单凭国家的力量,无法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遇到的诸多问题,于是越来越重视对私有财产的征用及其补偿问题,1793年,法国宪法的前言这样表述:“除非经合法认定的公共利益所需要,而且在公平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的最小部分在未得其同意之前,不得受到剥夺。”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议会可以通过“有关企业国有化和国有企业的资产转为私人所有”的法律规定。
——摘编自《中外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之比较——兼议我国“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入宪》
材料二
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资产阶级对私有财产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在公民财产权保护方面的规定有何相同之处,并加以简要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