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3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材料一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部分研究成果

主题1曲青山《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胡德坤《从日本战史资料看中共敌后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高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民军队》
主题2薛毅《近代时期日本侵占中国煤矿述论 (1895—1945)》
王宜田《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华酷刑犯罪初论》
程志峰《伪满时期日本对东蒙地区的殖民奴化教育》
主题3谢尔盖·沙赫赖《经受战火考验的友谊: 二战年代的苏中合作———历史与当代》
陈谦平《抗战后期的中美苏关系及其影响》
谢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和印度》
主题4李嘉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文化意义与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
米德《抗日战争记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史》
麦金农《全球之战: 比较和关联欧洲战区和中国战区》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1941年7月7日《解放日报》上发文,提出“拥护国际反法西斯阵线,促进中、苏、英、美及其他一切反对法西斯的国家民族一致联合,反对德、意、日法西斯同盟”
 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
(美国四星上将、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抗战时期在重庆的旧居)
在缅甸中国远征军士兵与被解救的英军士兵合影

(1)依据材料一中研究成果的分类,概括相应主题。
(2)结合所学,简述材料二中三则史料在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的价值。如果研究该主题,还需补充哪些方面的史料?
2023-05-21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形成
B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确立
C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1914年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通航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从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以来,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A.AB.BC.CD.D
2023-05-21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近代工业化

“工业化”指的是以农业和手工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经济转化的过程。

从18世纪晚期开始,首先在英国,其次在西欧、北美、俄罗斯和日本,机器和工厂把农业社会变成了工业社会。工业化的机器通过快速、廉价及有效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而改变了经济生产。工业化的进程刺激了技术的革新,并提升了世界大多数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准。

早期的实业家构建了新的工作环境——工厂,让大批工人集中在一个屋檐下操作复杂的机器。工厂由此可以使管理者制定劳动纪律,并严密检测工厂里的产品质量。但是,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新的城市聚集了很多离开乡村到工厂里谋求工作的人。成百万的移民走得更远,他们穿过大海到新土地上寻找发展的机会。然而,早期的工人经常会发现自己始终生活在贫困中,工作在极为恶劣的环境里。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呼吁摧毁资本主义,建立更为公正和合理的社会主义社会。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水平并不均衡,但是工业社会带来了新的国际分工,从而使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完全依赖于原料的出口。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近代工业化的影响。
2023-05-07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的初期发展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   从大革命失败到全民族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党在这个时期曾经两次经受严峻的考验: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们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始终表现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沉着应对,埋头苦干,奇迹般地度过最黑暗的时刻,开创出新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简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共二大制定的奋斗目标。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从大革命失败到全民族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达到政治上成熟的。
要求:从武装斗争、革命道路、政权建设、统一战线等4个角度进行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07更新 | 26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经学

“六经”作为先秦的重要典籍,经孔子整理后,成为儒家的经典。后来《乐》经失传。汉代,“五经”流传,并出现了对“五经”的注释、训诂等方面的学问,称为经学。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被认为是经学确立的标志,“五经”成为社会公认的经典。此后,儒学的发展便采取了经学的形态。

因儒学章句繁杂,注疏极不一致,唐太宗时,孔颖达等人撰定《五经正义》,后颁行全国。经学至此虽归一统,但长期以来墨守成规,僵化缺乏生命力,明显呈现出衰颓趋势。唐末及五代时期儒家的道德信念逐渐丧失。宋代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重建对儒家道德的信仰,他们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朱熹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为四书做注,“四书”之名确立。明初沿元之制,尊奉程朱理学,编纂颁行《四书大全》《五经大全》诸书,用于科举取士。

——摘编自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等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经学的产生与发展。
2023-05-07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②“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③“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
④“阿尔及利亚国家对内对外将行使其充分和完全的主权。将在一切方面,特别在国防和外交方面,行使这一主权。”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
7 . 下图为1875年确立的法国共和制示意图。依据此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议会的选举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            ②国家元首有权解散参议院
③行政机构受到了立法机构的制衡            ④内阁能够否决众议院提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7更新 | 362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法学总论》的序言中写道:“朕(指查士丁尼)特别委托他们(指法官、法学教授),在本皇帝的权威和指导下编写《法学总论》。这样,你们(指学习法律的青年们)便可以不再从古老和不真实的来源中去学习初步的法律知识,而可以在皇帝智慧的光辉指引下学习。”这反映出(     
A.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有利于保障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
B.法官和法学教授因受制于皇帝而失去了编写积极性
C.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的编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学习法律的青年们必须学罗马法的来源和传统知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人的发明,在古代西亚地区广泛使用。下列史诗中,使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是(     
A.《吉尔伽美什》B.《摩诃婆罗多》
C.《荷马史诗》D.《伊戈尔远征记》
10 . 下图中包含新中国与外国建交的三次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有(     
   
①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的发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和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07更新 | 562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