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32 道试题
1 . 民族认同

材料一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   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辽史》

材料三   汉官之制,自平州人不乐为猛安谋克之官,始置长吏以下。天辅七年以左企弓(金朝的大臣)行枢密院于广宁,尚踵辽南院之旧。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

——《金史·百官志》


概括以上材料中关于民族认同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历史作用。
2023-01-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于鄂罗斯……不以小故沮坏大事。仍与中国和好,毋起争端。”
②“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③“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
④“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
2023-01-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有如此描述:“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段描述反映了(     
A.罗马皇帝掌控国家权力B.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
C.罗马法律制度更加完善D.罗马城商品经济繁荣
2023-01-07更新 | 34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从事远洋贸易的古船。经考证,该船从泉州港驶出,沉没于今广东阳江海域,它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海船。截至2016年1月5日,总共打捞出文物14000余件,其中瓷器13000余件。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泉州是南宋时期的外贸港口②中国造船业在南宋达到顶峰
③纸币在海外贸易中普遍使用④瓷器是重要的外贸商品之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白银与贸易

材料一   公元1400-1800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材料二   1830-1846年中国白银外流数量


——数据来源: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分别描述葡萄牙、西班牙开辟的通往中国的海上贸易路线。结合所学,分析白银大量流向中国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1830-1846年中国白银外流数量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023-01-06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

材料一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简表

年份人物及事件
1532意大利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政治学著作《君主论》首次出版,该书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摆脱了中世纪以神学为中心的政治理论的羁绊
1534英国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被称为……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
1641-1648法国谈判代表杜·沃柯斯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全权代表鲁左在汉堡会晤后,决定举行一场“双规”性国际会议。该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明确规定了一些影响至今的外交关系理念、机制和原则
1762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
1789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民议会宣布主权属于整个民族
1814-1815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并形成维也纳体系,该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材料二   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阅读材料一,概括16世纪到19世纪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和时代背景,阐释材料二的观点。
2023-01-06更新 | 35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部分中国共产党会议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分析简表

19375月,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指出,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的新的发展阶段
19569月,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阅读材料,任选两个会议,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2023-01-06更新 | 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联合邦……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从此完全废止。”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D.德意志的统一
9 . 马铃薯于16世纪中后期从美洲传入爱尔兰,到17世纪末,“醋蘸马铃薯”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养活了大量的爱尔兰人。同一时期,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逐渐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物种类繁多,风格迥异。此现象可以佐证(     
①世界联系的加强②洲际物种的交流④生态环境的恶化③贸易中心的转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1-13世纪欧洲城市市民体育兴起,市民组织成立了诸如“射手协会”“击剑协会""骑射协会"等,定期组织与本职业相关的身体练习和比赛。市民体育得到了王权的鼓励和保护,国王和贵族直接参与到市民体育中。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市民试图通过体育活动获得城市的自治权
B.城市自治开启了中古时期欧洲各地的体育运动
C.城市的体育运动加强了国王与市民之间的联系
D.城市体育运动中国王贵族与市民是比赛的双方
2023-01-06更新 | 264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