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1876年,天津机器局建成第一座铅室法硫酸厂,成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开端,此后各类化工厂陆续建成,如表所示。永利碱厂的纯碱赢得国际金奖,合成氨厂的产品为农业提供化肥。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地点工厂名称时间地点工厂名称
1889年唐山启新水泥厂1918年大连染料厂
1895年上海无烟火药厂1924年天津永利碱厂
1905年陕西延长石油官厂1925年石家庄焦化厂
1915年上海开林油漆厂1934年南京合成氨厂
①中国化学工业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
②中国化工厂都设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③中国某些化工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平
④中国的化工产品推动了农业近代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4-09更新 | 381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2 . 西域西方

“西域”“西方”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是含混而不确定的名称。

《史记·大宛列传》“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
“西域”初义指西部化外之域。
《后汉书·西域传》“西域内属诸国,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极玉门、阳关,西至葱岭。”所载范围包括罗马、印度、波斯等国。
《大唐西域记》玄奘记载了玄奘亲身经历和传闻得知的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城邦,包括中亚、西亚、印度等地的情况。
《西洋番国志》
(1434年)
记录郑和下西洋所经过的二十国,“西洋”一词狭义包括今东南亚、印度洋至波斯湾、北非红海一带;广义引申为海外诸国。
《泰西水法》徐光启
(1612年)
以“泰西”“太西”“极西”“远西”称“欧罗巴”。
《西方要纪》南怀仁,
清初来华传教士(1669年)
“西洋总名为欧罗巴,在中国最西,故谓之大西。以海而名,则又谓之大西洋。距中国计程九万里云。”
“西洋之可传者有三:一曰机器,一曰历法,一曰天文。”
《海国图志》魏源、
其他介绍西方的书籍
“海国”的地理范围由欧洲扩展到美洲。
“西学”“西儒”“西医”“西历”等词语出现在书籍里。

——据欧阳哲生《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整理

解读汉唐、明清时期中国人关于“西域”“西方”观念的变迁。
2021-04-07更新 | 243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1894年以前商办企业表,对于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行业种类厂数企业平均资本(单位:两)企业分布地区
船舶和机器制造16625上海12家,广东2家,天津、武汉各1家
缫丝9738392上海8家,广东88家,烟台1家
棉纺织2240000上海2家
火柴1137745上海1家,广东3家,其余分散各地
面粉313333上海、天津、北京各1家

①企业主要集中于轻工业                         ②企业资本都比较雄厚
③工业革命成果已入中国                         ④企业都开在通商口岸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03-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时间个人经历
1904官费赴日本学习造船专业,立志为祖国造出世界一流的兵舰和轮船。
1905加入同盟会,并立誓投身民主革命。
1912受聘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司司长。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后,他辞去此职务。
191319191913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8年,撰写论文《中国之地质》,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并在欧洲进行地质考察。
19201922受蔡元培邀请,回国在北大地质系任教授、系主任;与丁文江等人成立中国地质学会。
19371946随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从南京几经辗转迁到重庆。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坚持进行科学研究。1945年,在《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一名词。
20世纪50年—60年代根据“地质力学”的理论,提出“我国一定有石油”的科学论断;先后主持并探明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使我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找到了铀资源,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李四光的个人成就。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代的占卜结果会被记录在甲骨上以显示商王的权威。周王则将赐封官职等事铭铸于带有神秘威严气氛的青铜器上。无论甲骨文,还是金文,当被书写在带有神秘性和权威性的材料上时,也就被赋予了某种类似的气质。而秦代向民众下达皇帝旨意的诏书石刻以小篆写成,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国家和统一帝国的产物,这显然带有将刻写的内容永远流传后世的期待。这些文字也都被政治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垄断,正如黄帝创制表意文字的意图就在于避开俚语方言以控制人与神交往的媒介。

——摘编自苏颖《文字与王权一探索中国一元权力结构政治文明的一个视角》等

材料二   1456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这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显著的。用统一的本国语言印刷的文本资料降低了知识信息的解码成本。15世纪中期,欧洲会识字的男人还不到10%,到17世纪早期,已经有超过30%的男人和10%的女人会读和写了。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使看书学习逐渐变成小孩、少年和青年人的日常生活的焦点。此外,为解决印刷行业的利益冲突,1469年威尼斯通过立法,规范了印刷商在指定时间段里印刷和销售一本指定的书籍的权利,这成为知识产权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

——摘编自余军华、李贞芳《印刷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学视角的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骨文、青铜器金文和石刻小篆三种文书形态的共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统治者采用这些文书形态的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刷术传播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6 . 西周分封制是我国重要制度。据以下史籍叙述正确的解读是
记述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愿。”《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普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
A.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D.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2020-10-14更新 | 226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现象

西周社会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各阶级内部有较细的等级划分。《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役使)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台。”其中王、公、大夫为贵族,士为最低等级的贵族。士以下为奴隶,奴隶又分为皂、舆、隶、僚、仆、台六个等级。平民又分为国人与野人。

古罗马城邦社会总体而言应是等级制社会,通常存在着公民、自由民和奴隶三大等级。公民为本邦人,身份自由并拥有公民权和相应的份地。自由民是指身份自由而不拥有公民权的人。奴隶则在法律身份上是完全不自由的。这三大等级在当时来看主要是法律身份的不同,而并不是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划分。


(1)结合材料和所学,比较西周与古罗马社会结构的不同,并说明这种不同背后反映的政治状况。

1523年至1525年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提出了“三种秩序”的理论。路德认为:“在人间有三种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教会又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或信仰者的心灵之中,是绝对精神性的、不可见的。后者存在于人间,但只是一种世俗的组织,如同政府和家庭一样,是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归世俗的政府管理。”


(2)依据材料,概括路德的核心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路德的宗教改革对德意志走向近代社会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3)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2020-09-1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开眼看世界,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也逐渐深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前,纵观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除了王韬、黄遵宪等人明确称赞日本,主张学习日本外,大多数都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尤其对日本改变祖宗成法,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法不能接受,讽之为“东头西脚,不成东西”。     

——《甲午战败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时代周刊》是美国的时事性周刊之一,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有以下内容:

     封面
1950年12月11日封面人物是毛主席,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
1954年5月10日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他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青龙。
1972年3月6日封面用汉字“友”把画面切割成几块,其中包括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尼克松一行参观长城、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
1979年1月1日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宣称“邓小平代表了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986年1月6日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1996年1月29日封面人物巩俐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艺人。
2002年11月18日封面刊登了姚明身穿NBA休斯敦火箭队战袍的照片,被称为“巨人先生”。
2003年以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影视、音乐、体育等各界人物不胜枚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为什么大多数知识分子讽刺日本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为“东头西脚,不成东西”?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康有为对明治维新的看法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美国对中国态度变化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0-08-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京杭大运河

材料一   明清大运河—北京到天津段


材料二   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北京通州到天津段称为北运河,天津到山东临清段称为南运河。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交汇,经海河入渤海。元朝在天津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1404年,明朝在直沽设卫,史称“天津卫”。1725年,清朝将天津卫改为直隶省的天津直隶州。1734年,升为天津府。

材料三   明清时期,大运河是当时经济的“生命线”,承担着数百万石的粮食及其它物资的运输重任。明清时期,一大批运河城市发展起来。运河沿岸的城市中均建有府学、州学、县学、文庙、贡院、书院、藏书阁。运河城市的人口结构中,商人和手工业者人数占多数。1842年,英军夺取了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了清朝的漕运。道光帝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漕运恢复。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从此漕粮主要改经海路运输。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正式用轮船承运漕粮。1904年,漕运总督被撤废。1911年,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浦口)全线通车,从此京杭大运河以及沿线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新中国成立后,对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大运河部分河段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的多种作用。2002年,京杭大运河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通道。2006年,京杭大运河成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京杭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天津兴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解读明清以来京杭大运河的兴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抗战期间,华北根据地的春节文艺活动,开始改编原有戏剧、秧歌,如将传统剧目《打渔杀家》改编为《松花江上》,人物身份由“梁山好汉”到“抗日干部”;故事情节由“不堪欺压”改编为“反霸抗日”;结局由“自刎、流浪”到“被抗日联军营救”。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改造传统文化激发民众抗日热情②抗日根据地借通俗文化宣传抗战
③抗战宣传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④通过文艺活动提高民众思想觉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