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8 道试题
1 . 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郡一县
汉朝州一郡(国)一县
唐朝道一州一县
宋朝道(路)一府、州、军、监一县
元朝行省一路、府一州一县
明朝省一府一州一县
清朝省一府、直隶州一县、散州
A.一级行政单位变化较小B.州的行政地位不断提升
C.划界原则依据山川形便D.县的行政地位十分稳定
2024-05-11更新 | 32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63次组卷 | 109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迄20世纪70年代末)

——出目选择性必修1地图册 第55 页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建交。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


紧扣上述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新中国的外交”为视角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1-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0世纪开始,在英国、法国等地逐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17、18世纪达到高峰。这一现象说明(     
A.王权观念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B.欧洲医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C.英法民众卫生意识显著增强D.启蒙运动对西欧影响有限
2024-01-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

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东印度公司) 总督及其临时代理人有权制定合理的法律。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

材料二 第5条:除了纯粹的商业信函外,公司所有有关印度的信函必须先交给督察委员会(作者按:督察委员会在英国本土成立的,成员由国王任命)审查,然后才由公司董事会将指令发往印度,不经过审查,公司董事会不能直接向印度发出任何指示。

第42条:为了更好地管理印度,英国政府将在印度设立总司令一职,对公司所属军队享有最高统帅权。

——1784年议会通过的《改善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印度领地行政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英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特许证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府对东印度公司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年22%8%13%①10%
1913年15%11%13%8%4%

注: ①为1872年数据。

——根据[德]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3)根据材料三,说明表中数据反映的问题。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2024-01-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法律和教化。 古往今来,维护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子产,名侨,郑穆公之孙,曾任郑国执政二十六年。公元前543年,子产执政。子产曾经问然明如何为政,然明告诉他说: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子产同意他的见解。子产所接受的见不仁者诛之的为政思想,也可以解释之后他为什么重视法律——“刑书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 选择性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

材料二   秦从商鞅以来,在法家“明法”思想的指导下,秦律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严厉惩罚政治犯罪。凡是反对君主“为乱”“为逆”的行为,最少是死刑,多是“灭其宗”“夷三族”。甚至宣读诏令时不起立致敬,也属犯罪。二是保护公私财产的合法所有,惩治盗窃行为。如私自侵犯别人田界,“赎耐”:“盗采人桑叶”,罚30天徭役:五人以上集体偷盗抢劫,处以“斩左趾”刑。三是对于一般的斗殴伤害、奸淫伤害也给以惩治。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律的影响。

材料三   传统文明的法是依托君权构建的,君权高于国法,法是君王之法,也就是“王法”。与之相应的是,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只是讲到王子,而不是“朕”或“寡人”。由于“国法”是君主统治的手段,故而刑法重于民法,治吏重于治民。……从夏、商、周到秦汉,建立在“血统”上的家法、宗法和国法之间的联系不断固化,从而形成了传统文化中天理、人情与国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摘编自王鸿生《历史的瀑布与峡谷》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法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4-01-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在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2024-01-08更新 | 293次组卷 | 84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7次组卷 | 89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治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摘编自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

材料二   民主没有精确值,只有近似值;民主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民主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多选题;民主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民主的实现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此而彼的过程。毋宁说,民主“是一个连续体,一段旅程,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

——摘编自黄相怀、李向军《“中国式民主”的现实逻辑与内在理路》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中英两国“光荣革命”的法律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2023-11-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教学历史试题
10 . 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员陈庆之原来认为:“魏朝甚胜,尤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却感慨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表明(     
A.北魏政权更迭频繁B.中国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
C.南北文化隔阂增大D.北魏改革缩小了南北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