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今天所存在的科学思想的始祖是古雅典的伟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得斯等人。他们认为命运是冷酷无情的,驱使着悲剧性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悲剧的本质并不是不幸,而是事物无情活动的严肃性。”这一观点表明该学者认为(     
A.近代自然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悲剧B.古希腊神话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人文精神在古希腊悲剧中较为缺失D.古希腊人重视自然世界的客观属性
2 . 在封建时代的法国,结婚要经过父母同意,离婚由于违背基督教教义而被严格禁止。在《法国民法典》中,婚姻被看成是基于男女合意的契约,只要有完全行为能力的男女双方相互同意,履行必要的程序,就可以实现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据此可知,《法国民法典》(     
A.巩固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B.确立了西方国家立法的规范
C.旨在宣扬契约自由的原则D.冲击了旧有的宗教伦理思想
2024-04-2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赵县中学、高邑第一中学、无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3 . 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中叶,欧洲人口向美洲迁移的规模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农民都愿意去美国,迁往拉美的多是在农村破产逃生的人。由此可知(     
A.经济发展决定人口流动方向B.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美洲各国的移民政策有差异D.劳动者素质差异影响人口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人有四支五藏,一觉一寝”,“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这表明作者主张(       
A.天人合一,休养生息B.尊重规律,对症下药
C.博采众长,兼收并蓄D.以人为本,修身养性
5 . 从16世纪起,西属美洲在建立西班牙式的大教堂、修道院、神学院、学院和大学的同时,也建立起第一批印刷所,组建了图书馆,收藏有关欧洲文化的书籍。在葡属美洲,殖民者的后代可进入耶稣会创办的学校和葡萄牙的大学接受教育。这些现象的出现(     
A.客观上促进了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样性
B.体现出美洲移民政策吸引了欧洲移民
C.表明美洲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缩小
D.说明美洲的族群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
6 . 据1870年统计,在爱达荷,华工在6579名矿工中占58.5%,达3853人;在俄勒冈,华工在3965名矿工中占61.2%,达2428人。在华盛顿、爱达荷和蒙大拿各州,约有1.5万名华工为北太平洋铁路线铺轨。在加利福尼亚的农场工人中,华工1870年占1/10,1880年占1/3,1884年占1/2。这说明(     
A.华工助推了近代美国西部经济发展B.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
C.工业革命使美洲劳动力实现多元化D.西方侵略势力掠夺中国劳动力资源
7 . 在西方文明史上,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构成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几乎全部译成阿拉伯语,柏拉图的知识以智慧文学的形式在阿拉伯世界流传,还有大量古希腊语医学著作被译成阿拉伯语言,此后又传入欧洲。据此可推知,该运动(     
A.造就了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局面B.体现出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和碰撞
C.为文艺复兴在欧洲兴起创造了条件D.促使阿拉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时期“齐有彗星”,齐侯以祭祀祛除不祥,晏子说“无益也,祗取巫焉”,认为“祝史之为,无能补也”。面对水灾,百姓祭祀神龙时,子产指出神龙与水灾无关,坚持“吾无求于龙”,不必祭祀。这反映出当时(     
A.礼乐制度受到冲击B.德治思想成为主流
C.人文意识逐渐萌发D.祭祀传统遭到背弃
10 . 据史料记载,蒙古西征在攻陷城池中将有技能的人掠至中国,并设置了专门机构来组织其从事生产,元朝设有诸色人匠总管府。同时,阿拉伯人接触到了蒙古火药的威力并加以改造,在其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的战争中大显神威。据此可知,蒙古西征(     
A.引发了大规模人口流动B.体现了生产分工的细化
C.推动了实用技术的交流D.促进了欧洲社会的革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