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如表是北洋政府时期教育部考试及考核毕业分部人员担任实职情况统计表。根据表格并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北洋政府时期(     
第一届
文官高等考试
第二届
文官高等考试
第一届
文官普通考试
第二届
文官普通考试
参加考试人数不确定780024824000
录取人数194480405400
实际任职人数432

A.官员选拔流程复杂B.文官任用制度实际收效甚微
C.政府重视人才选拔D.人才在仕途上缺少上升途径
2022-10-15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忻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该表格反映出中华文化(     
中国戏剧京剧、秦腔、昆曲、湘剧、豫剧、河北梆子、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
传统文学先秦诗歌、汉赋、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小说
民间工艺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结、泥人、千层底……
A.缺乏转型的根本动力B.维系了中国大一统局面
C.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D.蕴含着明显的民族差异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移民政策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8世纪末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移民归化法》规定新移民成为美国公民的条件是;住满一定的年限符合道德标准,通过基本英语考试,证明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有起码的了解。之后,美国又通过了《国籍法》《外侨法》《处置煽动叛乱法》等,对后来的移民加以限制。
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后,美国正值工业化的高潮,急需各种劳动力和人才,为此,1864年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从鼓励移民转为限制和排斥移民。1882年美国正式通过《排华法案》在此之后,又通过了一系列限制移民法。
20世纪中期美国移民法中吸收了《麦卡伦国内安全法》的部分内容,把“参加过共产党”与恐怖主义和其他各种非法犯罪行为并列为禁止入境的情况。
20世纪末美国国会又提出了新的移民法案,其精神除原有的优先照顾家庭团聚外,更加突出人才和财产,并且规定了世界各地区的不同限额,明显地偏向欧洲白人而企图限制亚洲人和南美人。
阅读表格,从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代表观点

反贫困措施

古希腊、
古罗马时期
苏格拉底认为贫困的产生是“增长的贪婪超过减少的财富”, 即欲求的不节制。加强自我修行;实施道德训教。对于训教无果的人应驱逐出城邦。

中世纪

基督教理论认为,个人积累巨额财富是“不义”的,贫穷意味着“善”,是尘世间人
们进入天国必须体验的生活状态。
贫困救济成为教会的一项神圣职责。基督教共同体扮演了关怀穷人、不幸
者和被压迫者的角色。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穷人的存在可以使富人有机会通过施
舍来抵消罪过,但这也使穷人因此而骄矜并易于堕落。
世俗政权组织救济,如英国于 1601 年颁布了《济贫法》;驱逐和禁闭。
资本主义兴起初期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贫困是自然、合理的社会现象。如果穷人多劳动、少消费就能使国家富强。“穷人在促进国家繁荣的过
程中无可替代”。
实施被动且条件苛刻的社会救济制度,改变穷人的懒惰习性;经济发展, 促进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能力和提
高消费水平。
19 世纪中后期马克思认为贫困根源于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的存在和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
必然导致工人的“极端贫困”。
变革社会制度,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一切阶级差别;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战结束以来阿玛蒂亚·森等学者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收
入低下,还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贫困是权利不平等造成的。
积极的社会政策,包括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等。

——摘编自宁亚芳《从道德化贫困到能力贫困:论西方贫困观的演变与发展》等   


从上述表格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逻辑关联的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信息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下列表格是东汉章帝、顺帝时期选官方面的某些举措。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统治者
皇帝主要举措
章帝下诏申明“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以能显”
顺帝规定被察举者要有一年试职,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

A.形成了严格的选拔程序B.以家世作为选官依据
C.放弃了以德取人的选官原则D.重视官员的行政能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朝多元投入、多元主体建设的方向发展,政府应积极扶持引导民间图书馆健康发展,从资金、技术、机制等方面促进民间图书馆的健康有序发展。民间图书馆自身也要不断转变办馆思路,挖掘自身优势,携手各方力量共建乡村文化空间,为基层乡民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下表为我国民间部分图书馆的情况。

河北省河北省内丘县内丘镇北永安村的房红霞创办的“农家女书社”与上级资助的农家书屋合并后,成为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房红霞创办的“农家女书社”在村里开展多项活动后,村里的风气有了明显好转,读书氛围更加浓厚。孩子们之间互相借书交流读书心得,学习成绩普遍得到提高。多位村民因读书掌握了致富技能,村里多了大型养鸡场,每个养鸡场达到了40005000只的规模,北永安村成为养鸡专业村,每户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余元
河南省2008年,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的李翠利由设置小书架到创办微光书苑,获得了政府和爱心人士的支持,并帮助本村和附近村庄的5户家庭申请到了“乡村家庭阅读点”项目,带动朋友、乡邻共同营造乡村阅读环境和氛围,促进了乡村阅读环境的改善。如今,“微光书苑”藏书总量达到了5万册,发展“零门槛”读书合作的店有28家,借书群众累计超过10万人次。微光书苑借着微弱的“书光”,改善了当地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当地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

——摘编自傅宝珍《文化扶贫战略下民间图书馆的作用及发展策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进我国现代民间图书馆有序发展的有效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现代民间图书馆的作用。
2024-05-0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三晋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表“2003-2009年上海合作组织与联合国互动的大事摘编”,这些互动(       

年份

大事摘编

2003年

莫斯科峰会上,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们指出,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方面,联合国及联合国安理会发挥重要作用

2004年

在联合国大会第65次全体会议上,上合组织被赋予了作为观察员参与联合国大会的权利

2009年

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与上合组织之间的合作》,再次表明联合国与上合组织提升协调合作水平的必要性
A.反映出上合组织主导全球治理机制改革B.表明上合组织逐渐成为永久性政府间组织
C.增强了上合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正当性D.体现上合组织替代了联合国大会部分职能
8 . 据下表可知,古代中国(     
出处内容
《通典·食货》(商)鞅以三音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于是诱三普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泰人应敌于外
《史记·匈奴列传》汉已得浑邪王,则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新泰中以实之,而减北地以西戍卒半
《明移宗实录》江西万羊山跨连湖广、福建、广东之地,旧称盗薮(强盗聚集之地),而各省商民常流聚其间,皆以种蓝(用于制靛的植物)为业
A.政府在区域人口迁移中处主导地位B.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多元性
C.社会环境变迁影响人口的区域流动D.人口迁移助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新中国不同时期经济史研究主要高频词统计
时段主要高频词
1949~1979剥削者、地主阶级、封建制社会、剥削阶级等
1980~1993生产力、企业、资本主义、财政管理、工业、金融、商品、乡村等
1994~2019市场经济、企业管理、工业化、制度变迁、贸易、市场整合等
表所示变化反映了我国(     
A.统计学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C.现代企业制度引领世界潮流D.实现了向“智造强国”的转型
2024-03-29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已有“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记载。从秦至唐,政府主导下的城墙营建逐步成熟,由城外往里看:第一层是城市外围的高大城墙——外城廓;第二层为内城墙,这里大多为普通百姓的居住区;第三层为皇城;第四层为宫城,是帝王居住、听政的场所。宫城城墙的质量、高度是最高级别的。城门的设置上,无论城墙的轮廓是何形态,城门都按方位开四门、六门或九门,体现了我国古代“礼制”思想以及儒家的四方观念。此外,城门外还加筑“瓮城”,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在一些水灾频发的地区,瓮城还可以减小对城内的破坏。明清时期,大量的人口由城内迁出,城外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城与乡之间的界线出现了“模糊地带”,城墙也不再是绝对的标志物了。

—摘编自王筠、邱厚梁《浅析中国古代城墙的发展及其作用》

材料二   近现代以来,作为城市象征物的城墙见证了我国城市空间的转型。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城墙变迁的信息。

时间城市城墙的变迁
1907年杭州铁路自城外贯城而入,拆去清泰门城墙数十丈,是为杭州拆城之始。
1927年苏州改造旧城门、增开新城门,并将与城门相连的道路开始拓宽改建。
1927年南京南京城墙“拆”与“保”引发社会各界争论。徐悲鸿发表《对南京拆城的感想》,反对强烈,直斥拆城是“续貂之举”。
1982年西安首次提出古城保护的口号,确定了“维修城墙,整治城河,改造环城园林”环城建设方案。

—摘编自郭婷《城墙的命运—20世纪中国城市空间的现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墙修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城墙变迁的主要方式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2024-02-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