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2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完备,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清人赵翼说)“国初……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简要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中的军机处在谁统治时期设立,军机处的设立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什么程度?

2017-12-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图1西周政治形势图

图2秦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1)根据材料一,写出图1、图2所揭示的西周和秦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概述后者较之前者的突出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图示说出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各自职能,简述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意义。

2017-12-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6 . 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是关于罗马法的图示:


材料二   第5表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马法从形式和适用范围上转变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二分析: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他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的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并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的士兵的家人因此将他的家人告上了法庭。想一想,如果此事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早期,法官会怎么判决?为什么?如果还是这个案例,假如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你认为法官应该怎么判决?
(3)当罗马法学家积极编纂法典时,中国人编纂了《秦律》,从法律体现的意志看,两者有什么异同?
2020-11-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外古今,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读下列图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影响。
(2)图二政治制度的实施是在哪个朝代?它具体称为什么制度?
(3)图三与前两幅图示的区别在哪里?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
(4)结合材料及所学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2019-11-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秩序是指国际体系中的行为体(包括从事跨国活动的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依据国际规范采取非暴力方式处理冲突的状态,由主导价值观、制度安排和国际规范素构成。国际体系是国际行为体的组合及其运动规则,由国际行为体、国际格局和国际规范素构成。二者关系图示如下:



——摘编自阎学通《全球化or逆全球化?国际秩序的转型与重组》


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要素,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2019-01-30更新 | 2243次组卷 | 58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