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45 道试题
1 . 汉代《二年律令》记载:令邮人行制书、急书,令为他事;书不急,擅以邮行,罚金二两;书不当以邮行者,为送告县道,以次传行之:诸狱辟书五百里以上,及郡县官相付受财物当校计者书,皆以邮行。据此可知,汉代(     
A.邮传管理规范B.行政运行高效C.行政制度完善D.法律日益严苛
2 . 秦朝在岭南地区内地移民较多的地方设县,在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利用其首领即“臣邦君长”对民族地区进行统治。而在有些地区还维持其旧的部落组织,“且以其故俗治”。由此可见,秦朝(     
A.地方治理比较灵活B.民族关系有待加强
C.地方势力较为强大D.郡县制度推行受阻
3 . 凤(鸟)最早为东夷族的图腾。夏商及西周时,华夏族等很多部落中也流行崇拜凤(鸟),商族的神话也以为其先祖与玄鸟有关。从考古文物看,长江流域的楚墓中也出土有很多凤(鸟)图案的绣品、木雕及帛画。这反映出(     
A.古代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C.华夏认同观念的初步形成D.楚文化的发展具有滞后性
4 . 北魏时期,曾有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南士流亡北方,如柳远“时有文咏,为肃宗挽郎”,其堂弟柳谐亦“颇有文学”。这些南士的创作逐步被北魏王公贵族所欣赏、学习,如南士袁跃“言辞甚美”,清河王“(元)怿之文表多出于跃”。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     
A.南方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B.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
C.北方社会经济秩序得到恢复D.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交往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末古巴成为世界铁路网络最密集的国家之一,铁路里程达到8000公里,半数为标准轨距,负责连接种植园、糖厂和港口间运输,剩余的窄轨铁路负责种植园内运送甘蔗。但是铁路建设并未推动该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单一产业结构的制约B.外国资本对铁路的控制
C.交通技术的严重落后D.过度建设导致财政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7年8月2日,空军飞行员张锡祜在给父亲张伯苓的家书中写道:“男等现已奉命出发…此次出发非比往常,生死早置度外…因沿海各省一旦开战将无一片静土!”12天后,张锡祜在抗击日寇的征途中殉国。家书中提及的战役(       
A.取得抗战爆发以来的首次胜利B.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典型
C.粉碎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D.发生在对日作战的相持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中世纪前期,知识领域基本上是基督教神学一统天下,教会在罗马教廷、修道院和大教堂建有图书馆。但是11—15世纪,西欧兴建了不少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通过图书馆这一途径的知识传播活动也比以前更加活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的兴起发展B.宗教改革的推动
C.专制王权的强化D.民族国家的形成
8 . 公元965年宋太祖下诏“文衡公器,岂宜私滥!自今举人,凡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覆试之”。从此开始,大臣子弟特别命儒臣于中书复试,合格乃赐及第。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复试(       
A.旨在抑制权贵改革旧弊B.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权威
C.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D.反映了重文轻武的理念
9 . 茶叶进入欧洲初期,人们习惯在茶馆喝茶,但不久后,荷兰人召集其朋友在家里品尝各种茶。通过这些社交方式,荷兰妇女走出了家庭,与同性交往。由于喝茶之风盛行,中国式茶亭在当时的荷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表明(       
A.中国与荷兰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B.荷兰已成为茶叶销售的主要市场
C.荷兰积极学习中国的饮茶文化D.商业贸易带来社会风俗的变化
10 . 1869年,日本有学者向明治政府提交了“进士及第之法”的建议书,提倡以中国的科举制度为参考,确立近代日本的官僚考试制度。这项建议虽在公议所获得通过,却没能得到实施。该建议未能推行在客观上缘于(     
A.中日两国外交关系的恶化B.日本近代学堂教育的发展
C.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示范D.八股取士制度弊端的暴露
2024-05-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