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人事干部管理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事干部制度改革成果,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而形成的。这说明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     
A.以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经验为基础B.具有长远而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
C.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形成标志D.是人事干部制度与时俱进的结果
2 . 1273年8月,元朝政府规定:“凡买卖头匹、房屋一切物货,须要牙保人(行铺交易中的经纪人)等与卖主买主明白书写籍贯住坐去处,仍召知买卖主人或正牙保人等保管,画完押字,许令成交,然后赴务投税。”材料可用于说明元朝(     
A.积极推动各民族交流交融B.重视经济行为的契约规范
C.市场经济行为逐渐秩序化D.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占主导
2024-01-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西周时期的太师和太保对周王负有保养、辅导的责任。师保的话,周王必须恭敬听命,在周王年幼的时候,师保甚至可以代行王的权力。成王时,“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周公以太师的身份总理内外政务。这表明当时(     
A.官僚政治开始产生B.地方行政制度建立
C.王权受到一定限制D.宗法血缘关系瓦解
2024-01-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国际法主体的增加使国际法不再仅仅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还调整国家和国际组织或争取独立的民族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国际关系不再限于政治领域,而是扩大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学等各个领域。国际法的发展,使得国际法的新的分支随之产生,出现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国际刑法等。国际法新的分支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在国际法上的反映,它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也为国际秩序中各国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规范性文件,也表明当代国际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对国际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在国际法的编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国际法法典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摘编自吴锦标《国际法与国际秩序》

材料二   19993月,美国打着“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把“人权高于主权”作为“法律”工具,对南联盟实施了78天的军事打击,制造了自二战以来欧洲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北约首脑会议于同年425日在华盛顿发表了《联盟战略概念》,明确宣告,北约以“危机干预”为其“主导功能”,执行不限地域的使命,而且“拥有行动自由”,这严重挑战和破坏了国际法中关于战争法制定的人道原则和区分原则,而且显示出他们想通过这一场战争,确立一套不同于现行战争法规而有利于他们的高技术战争法律规范的企图。

材料三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认为在涉及他们安全利益的问题上,可以甩开联合国自行其是。这样一来,北约就成为一个独立于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之外的进攻性的军事政治集团,一个美国可抛开联合国实现其世界霸权的军事政治工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就是一场妄图改变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代之以美国强权支配的以北约为宪兵的国际政治秩序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这场战争中,并非为了扩张其战略疆域而一时粗暴践踏国际法,而是为了确立21世纪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地位,蓄意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法。这使得国际法处在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危机之中。

——均摘编自俞正山《国际法的危机与前景——从北约空袭南联盟引出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以来国际法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国际法处在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危机之中”的表现及其原因。
2024-01-18更新 | 36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近些年来中、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在角逐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矛盾与利益摩擦。这刺激了各国人工智能科学家、工程师们竭力为本国利益去做出前沿高端的成果,在历史“合力”中谱写人工智能新时代。这说明(     
A.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决定国家的发展前途B.国际关系恶化根源于人工智能竞赛
C.国家科技水平集中体现在人工智能领域D.人工智能研究竞赛蕴含着家国情怀
6 . 古代西方的医学理论中有著名的“四体液”学说,它认为人体是由血液、黏液、黄胆液、黑胆液组成的。到17世纪,“四体液”学说遭到猛烈抨击。该学说遭到抨击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学说的确立B.中西医学的结合C.实验科学的发展D.放射技术的应用
2024-01-18更新 | 88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旅居中国的外商回忆:“今年(1881年)比去年更加准时的宁波与上海之间的每日班轮,无疑尽了很大努力来提高贸易总值。这些轮船由于在每周对开的六个船班中都很准时,深得商人和经商的银行老板的信任。”这说明当时(     
A.轮船成为商贸运输主要工具B.航运业业务范围待拓宽
C.宁波对上海的经济依赖增强D.工商业者时间观念增强
8 . 公元626年,突厥颉利可汗趁太宗新立,“领兵廿万,直逼京师,至于渭水便桥之北。太宗亲率六骑出渭水,与颉利隔津而语,责其负约,颉利再请和,刑白马设盟,引兵退”。该材料表明唐太宗处理这次冲突时(     
A.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B.打破了原有盟约誓词
C.改变了突厥部落组织D.通过册封缓和了矛盾
23-24高二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汉以后的历代王朝从中央到郡县再到乡里有一套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但越往基层,官僚越少。基层社会的众多公共事务由农户通过宗族或者村落来处理,即“民事民治”。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     
A.存在严重的割据隐患B.长期遵循宗法制原则
C.继承了原始民主传统D.体现了一定的多元性
10 .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法国各种类型的宪法频繁更迭。有的空有美好设计却只是一纸文本,如1793年宪法;有的则被视为共和体制宪法的倒退,如1795年宪法;有的则被视为拿破仑加强权力的工具,如1799年宪法、1802年宪法、1804年宪法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B.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
C.各派政治力量的角逐D.大陆法系的不断完善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