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09 道试题
1 . 鄂西会战是1943年夏日本为打击中国部队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但石牌保卫战成为日军西进的止点,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堡垒的标识”。《中央日报》在社论中说:“鄂西我军的大捷,确实粉碎了日寇的迷梦,……且可加紧盟军在远东战场各方的反攻。”这表明
A.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B.近代民族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C.抗战由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D.抗战有力制约日本的世界战略
2022-04-20更新 | 739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9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2 . 城市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人口变化密切相关。唐朝至明朝的城市化率都在10%左右,而战国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20%,唐代城市总数在1000个以上,宋代新发展起来的城镇有80处,拥有10万户的城市由唐代的10余个增加到40个,明代大中城镇数量增加到1000个,而世界人口城市化率在1800年仅为3%。1834年,中国关内的18个省共有城镇中心地1653个,城镇人口占总人数的比重5.1%,这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则毫不逊色。

——马侠《中国城镇人口迁移》

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人口城市化率从1843年1.0%上升到1893年的6.0%,而世界人口城市化率在19世纪40年代初到本世纪40年代的一个多世纪里,已经从5%上升到28%,其中发达国家有半数以上人口从乡村转移到了城镇。1800年,全世界人口最大规模也就是百万人左右,而且数量很少,西方城市根本没有一个超过100万人口,伦敦最大,也只有959310人。但是到了1900年,出现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11个,其中包括柏林、芝加哥、纽约、费城等在内。

——何一民《城市发展周期初探》


(1)依据材料一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人口城市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3 . 考证分析数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曾于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任职的朱偰在1948年写下一段话:83日,我到南京中央商场买了蚊帐一顶,凉席一条,价1290元。823日,我在上海购茶叶1斤,付80万元;毛巾袋一件,付120万元。(这是法币购买力的最后记录,接着就实行所谓金圆券了)。926日,我出去理发,价17000元;购皮鞋一双,价309000元。中央银行的《金融周报》公布929日至104日一周间上海批发物价指数,已为战前(1937年)的49000余倍。

——摘编自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回忆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

材料二   有学者把产业结构合理的标准定义为“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适应经济主体所处的经济环境,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

——摘编自岳映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标准》

19812021年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化   

198120012021
第一产业33.4%15.3%7.3%
第二产业44.8%51.1%39.4%
第三产业21.8%33.6%53.3%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分析材料一数据的可信度
(2)概括如表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根据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2021年产业结构的数据,并得出结论。
2023-04-14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和走向胜利-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人口流动发生了显著变化。19701990年间在美墨西哥移民由542.2万迅速增长到1400万。与此同时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取代东北部和中西部,成为主要的人口流入地。面对复杂的人口流动,美国的人口管理模式由自发向政府主导转变。对于外来移民,美国注重吸纳高端人才,重视移民申请者的受教育程度和特殊职业技能。80年代美国通过一项旨在减少非法移民的《移民改革和控制条例》。对于国内人口流动,联邦住宅管理局将城市社区分为四个等级,A类安全系数最高,D类最差。政府在信贷、就业方面实施倾向性政策,给处于下层的流动人口制造强力的隔离环境。面对日益失控的人口流动,社区被迫积极地解决外来流动人口问题。2005年美国首府哥伦比亚特区的赫顿社区成立第一家流动人口中心。

——摘编自张利萍《战后美国人口流动的新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持续增长,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

——摘编自郑真真、杨舸《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人口流动和人口管理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
5 . 西汉初年,刘邦废秦苛法,法律呈现由繁如入简、由苛转轻的趋势。汉武帝时改变了这种发展趋势,后来虽有要求约简法律的呼声,但基本没有实现。汉武帝时期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道家学说被彻底摒弃B.国力强盛和经济文化繁荣
C.诸侯王公然对抗中央D.加强中央集权的现实需要
2022-09-03更新 | 2508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选必1-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6 . 两极格局瓦解以来,世界格局处于单极化趋势与多极化趋势并存的三支力量(要求建立单极世界的力量、中间游移力量、要求建立多极世界的力量)角逐的总体状态,在冷战结束到2007年美元次贷危机爆发这个阶段,单极化趋势总体上较为明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多极化趋势更加凸显。这一变化说明(     
A.经济危机客观上助推了多极化趋势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莫测
C.经济全球化致使美国霸权意识消弭D.经济全球化遭受巨大挫折
2023-03-20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一单元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A.大禹治水的传说不断丰富B.华夏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C.国家统一的趋势已经出现D.儒墨两家的思想趋于融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8 .
时期赋税、徭役种类赋役名称收税时间收税形式
租(天赋、田租)人头税(丁税)财产税(户税)徭役及杂税
秦汉
唐前期
唐后期地税户税
宋代地税户税附加税(科差)
明代按地按丁
清代按地
赋税演变趋势税种由繁到简;(从多轨、双轨、到单轨)
人身依附由紧到松;
地税最为稳定;
变化的原因实质
关税
个税

2022-08-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9 . 垃圾治理似乎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发展过程中绕不过去的话题。面对这一问题,20世纪初的美国开展了城市政治改革运动,如减少州政府的干预,健全民主制约机制和追求效率和节约。这种变化反映出(     
A.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B.城市服务属性的增强
C.城市管理专业化趋势D.反对政府过度的干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苏湖熟,天下足”,形容的是江南三角洲南宋以来的粮仓地位。到明清时,江浙地区则需从湖广大量输入稻米。这一变化表明
A.江南三角洲农业退化严重B.国家政治中心迁移频繁
C.湖广地区经济水平最发达D.经济中心呈现分化趋势
2022-05-27更新 | 23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