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世纪的法国外交家拉法耶特是《独立宣言》的热烈支持者,他将宣言翻译成法文,并积极传播给法国精英,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由此可见,《独立宣言》(     
A.激励了法国大革命B.推动了欧洲革命的爆发
C.成为法国革命指南D.确立了法国新制度框架
2024-06-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图是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为吏之道》中关于做官的详尽阐述。这反映了秦朝(     
·要清白正直,慎重严谨如一、没有私心,赏功罚过得当。
·要待人和气,与人相处诚挚讲信义,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
·要勤于政事,摒弃私欲杂念,多多反思自己。
·要尊敬贤能善待俊杰,无论在野为民还是在朝为官都始终如一。
·要能刚柔相济,仁义忍让,那么蛮横无理的人也对你无可奈何。
·要审慎对待耳闻目睹口言之事,听说十遍不如亲自去看一看。
·要戒除安逸享乐的念头,要忠诚,不为贪图富贵做官,要正行修身。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B.治国理念以法为主兼采各家
C.为吏之道必须正行修身D.地方治理注重道德教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原始社会后期,某些部落会因其地理位置或资源特点而专门从事某种资源的开采、生产或加工,这促进了经济的多样性发展。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物品生产分工日益细化B.原始部落国家机关形成
C.人们贫富分化渐趋严重D.部落之间物品交流增多
2024-06-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0世纪,日本庄园产生后土地纷争愈演愈烈,庄园主们为了捍卫庄园土地,纷纷培植自己的武装力量——武士,并雇佣武士成为其打手,帮助其对内保卫庄园,镇压庄民,对外扩大庄园和对抗其他大庄园。这主要说明,当时的日本(     
A.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加强B.土地制度变更推动武士发展
C.幕府成为武士的坚强后盾D.庄园经济加速日本社会发展
2024-06-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唐以后,商税成为唐朝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对于经营盐、茶、酒的工商业者,法律规定“不许差役追扰应管盐商。官吏若有违犯,竟至所在先令贬黜,刺史罚俸”。这反映出当时(     
A.重商主义思想得到确立B.政府重视发展商品经济
C.商人政治地位明显提高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巨变
2024-06-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农奴制改革后,一部分农民选择迁徙到城市以寻找新的生计机会。这导致当时的俄国(     
A.农业的产量锐减B.工业技术发生巨变
C.城市化趋势增强D.城市贫困化加剧
2024-06-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7 . 1802年,《工厂法》在英国通过,该法规定儿童和年轻人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这折射出早期英国工人(     
A.生活状态贫困B.工作强度过大
C.阶级斗争缓和D.劳动效率低下
2024-06-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全国大规模编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著作。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规定由新成立不久的人民出版社统一承担马恩列斯著作的出版任务。各地图书馆设立了马恩列斯著作专架,方便工农兵读者按需索取。这些做法(     
A.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C.配合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D.建立了有效的新闻宣传机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在中世纪西欧社会中,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经济活动,人们对食物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庄园制的出现满足了这种需求,通过组织农业生产,庄园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供应和物质支持。这说明西欧封建庄园的形成(     
A.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B.维持了社会长治久安
C.解决了农民粮食问题D.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2024-06-1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有人依然坚持“先华夏而后夷狄”的观点,但“华夷一家”的观念已成为这一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流基调。唐太宗指出“自古皆贵中华,贱戎狄,朕独爱之如一”,这集中体现了唐朝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对于突厥等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央地区的袭扰,唐朝军队给予了坚决反击。面对境内和周边众多和复杂的少数民族,唐朝政府借鉴了秦汉以来的诸多经验,设置了众多羁縻府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并对他们进行册封。为进一步密切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唐朝与吐蕃和亲后,文成公主积极向吐蕃传授中央地区的耕作方法,教藏族妇女纺织和刺绣。同时,与吐谷浑、突厥等民族的互市,不仅使边疆民族地区得到了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茶叶、粮品等生活资料,也使中原地区得到了农耕生产所需的马匹等耕畜。

——摘编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民族史》

(1)根据材料,指出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实施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民族政策得以实施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民族政策的认识。
2024-06-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