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15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咨询机构的相关情况。这最能体现(     
名称成立时间及地点职责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48年成立于日内瓦是《世界遗产公约》在自然遗产事务方面的特别合作伙伴,旨在促进和鼓励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1959年成立于罗马通过培训、信息、调查研究、技术合作及舆论宣传等方式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针对遗产地的具体问题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供技术性建议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965年成立于华沙借助于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为保护建筑物、古镇、文化景观、考古遗址等各类型的文化遗产完善标准,改进技术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1978年成立于斯德哥尔摩通过对记录和保护产业遗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讨论、信息交流,推动产业遗产保护的国家合作
A.国际社会对人类共同财富的责任担当
B.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初步形成
C.科技进步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
D.世界各国探究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2 . 古代西亚地区的楔形文字主要书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上,书写工具通常是用芦苇制成的,有时也用木材、骨棒或者其他材料。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古代西亚地区(     
A.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形态B.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C.楔形文字使用时间短暂D.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在美国举行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签字仪式。之后,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共同防御援助法》,该法案确定了美国对北约的军事援助和销售政策,与马歇尔计划共同组成了美对欧政策的两个轮子,为欧洲提供安全保障。1949年1月29日,苏联发布了关于对北大西洋公约的声明,谴责北约实质是为了准备发动新的战争,镇压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解放革命和工人运动而成立起来的。沃伊泰克·马斯特尼认为,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苏联用尽外交和其他手段也没有转变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事实。1955年5月14日,苏联与波兰、匈牙利等八国在华沙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同北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势。美国军事力量不断扩大,世界范围内的不安全环境反而推动了美国资本的全球化,在原子弹的约束下,最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两极对立格局。

——摘编自胡亚航《论美国资本全球化对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知识,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中西文化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和碰撞。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呼唤下,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推动了中西文明对话的渠道打开。西方传教士带来的部分西方近代科技使不少思想趋新的士大夫产生了浓厚兴趣,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他们出于对新事物探求的热忱,渴望从外来文化中得到启发。明末清初西学的输入,还往往为最高统治者的个人兴趣所左右,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皇帝的需要。

——摘编自骆利红《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论述》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随着教会学校、洋务学堂等新式学校的设立,人们的知识结构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新式学校除了传统的中学课程外,还开设许多近代西学教育课程,如化学、电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外语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西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西学课程在整个教育课程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除了西学课程外,影响人们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还有各类报刊和各种新式书籍。据统计,从鸦片战争结束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先后创办了中外文报刊250种左右,其中西人创办的有200多种,大约占同时期中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当时,许多报刊都经常刊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郑大华《西学东渐:晚清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桥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明末清初相比,晚清“西学东渐”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5 . 考古人员在我国鄂尔多斯高原及其临近地区,发现了从商代至西汉时期的青铜和金银制品,被称为“鄂尔多斯青铜器”。该青铜器以动物纹样为主,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原、北方草原、中亚及欧洲草原文化的影响。鄂尔多斯青铜器体现了(       
A.文明交流B.民族迁徙C.华夏认同D.技术先进
6 . 战国时期的墨子站在平民阶层的立场上,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主张,但其思想并没有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认可,其影响力日渐衰微,走向边缘。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墨家思想(     
A.局限于诸侯争霸的需要B.缺乏社会下层民众的支持
C.未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D.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期间,日货逐步取代欧货成为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原住民的重要消资品。如1915—1918年,日棉(棉纺织品)在印尼的输入额实现了成倍增长。与此同时,英属马来   西亚抵制日货运动演变为抢米风湖。印尼华商也逐渐展开正面的抵制日货运动。此时印尼的共产主义者则开辰暴力斗争。荷兰殖民当局向华人商会等组织施压。声明政府将严厉处罚与共产主义有关联的群体和组织。殖民当局惧怕华侨中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正在组织全国哭工的“东印度社会民族联盟”(1920年改纽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印尼共产免早期组织之一)结成联盟,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摘编自费俊英《近代海外华侨民族主义的多重面向——以荷居东印度中华商会兹创日货运动为倒的分析》

材料二   1945年8月5日前,日本殖民当局不断向印尼人灌输在“大东亚共荣图框架下许诺他们独立”的思想,以此争取印尼人的忠诚和屈服以便对两方殖民者展开“圣战”;8月5日后,日本人则宣称“日本与印尼的独立毫不相干”,声称假如卷入印尼的独立就会伤害自己的民族尊严,违抗盟军要求保持其政治现状的指令,进而扰乱本国的民族政治。1995年4月一名印尼民族革命的亲历者在东京大谷大学发表演讲称,张予印尼国家生命的弦立空言(1915年8月17日)完全是印度尼西亚人的事情,除了个别的同情者之外,日本当局仿佛就是一位漠然视之的旁观者而已。官方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赋予印尼人政治自由。1945年8月16日下午,苏加诺等印尼民族主义领导人无视日军同您与否.堤前逝请“独立筹务委员会”成员开会。

——摘编自梁展《普遍差异、殖民主义与未完成的共同体——本尼迪充待·安幽森约民族主义想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影响印尼民族民主运动的因素。并简评当时的印尼民族民主运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结束前夕日本侵略者对印尼独立态度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尼取得独立的原因。
8 . 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时,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18世纪晚期,英国有人在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饮茶,同时搭配以面包、蛋糕等食品,这一做法在19世纪进一步得到丰富,并最终定型为举世闻名的英国下午茶,成为日常生活中和社交必不可少的内容。这反映了(     
A.地域差异影响文化形态B.中国茶文化推广的艰难
C.不同文化交融的渐进性D.英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俄国国内反动势力的平息以及国外武装干涉的覆灭,以“管控”为主要特点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国内外的现实情况。而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18年至1920年这三年时间里致使普通民众的生活极端困苦,特别是农民这一群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粮食收集制”,不仅收走了农民的余粮,甚至连农民的一部分口粮也强制征收了,广大农民对此苦不堪言。1921年,苏维埃俄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俄国由此转向发展国民经济的新道路。面对当时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人根据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实际,积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反思,为新经济政策的产生及实施奠定基础。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以发展农业为序幕,把工业的振兴发展作为目的,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即通过商业关系这个中介持续带动苏俄(联)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积极主动地去开垦新的耕地,扩大种植面积,进行家畜饲养,实现了农产品产量的增加,提升了农村经济的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苏俄(联)重工业也恢复了增长,重工业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轻工业得到发展,工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国家金融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卢布保持长期的稳定,也有助于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新经济政策废除了禁止贸易的规定。因为禁止贸易,实行计划配给制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背弃苏维埃俄国实际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苏俄(联)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唐广虎《列宁新经济政策内容及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联)实施新经济政策取得的成就。
2024-06-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10 .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和军队内部一部分人主张乘机向北攻占西伯利亚,同德国瓜分苏联,另一部分人则主张首先南进。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在继续侵华战争的同时,加快向南方推进,为此不惜对美英一战。这反映出(     
A.苏德战争引发日本侵华B.二战已经发展到全球阶段
C.美英两国对日正式宣战D.日本预谋发动太平洋战争
2024-06-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