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21 道试题
1 . 秦汉简牍中多次出现的“户人”,是国家授予田宅、爵位的法定对象;简牍诏令中的“家长”并非传统的“尊长”,而是法定家长即户主,是官府认定的家庭负责人,“当占缗钱匿不自占不以实罚及家长戍边一岁”。这表明,秦汉政权(     
A.注重赋税征收B.维护等级秩序C.实行严刑峻法D.重视基层管理
2024-05-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2 . 据史书记载,唐高宗曾在皇宫内设宴,太平公主着标准男装“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为高宗、武后舞蹈;唐玄宗时,“士流之妻,或衣丈夫服,靴衫鞭帽,内外一贯矣”。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开放包容的时代风气B.和谐亲善的民族关系
C.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D.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
2024-05-3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3 . 16世纪下半期,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颁布敕令,规定王室垄断大帆船贸易,将大帆船限制在每年两艘,运往美洲的货物值不超过25万比索,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不超过50万比索,还要求菲律宾总督努力推介本岛其他产品进行交易,尽可能避免将大量金钱带到外国。这一敕令折射出(     
A.西欧重商主义思潮的兴起B.“价格革命”社会影响外溢
C.全球商业网络的初步建立D.中国传统商品具有吸引力
2024-05-3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4 . 如图为1958年中法合拍的彩色故事片《风筝》海报。该片讲述了巴黎儿童与北京儿童通过一架风筝而建立起深厚友谊的故事,拍摄完成后在巴黎和北京相继上映。此番合作反映了(     

A.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受到冲击B.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实现突破
C.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D.意识形态对外交的桎梏被打破
2024-05-3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5 . 1991年,娃哈哈食品厂为扩大生产规模,经政府牵线搭桥,对陷入困境的杭州罐头厂实施兼并,开集体小厂兼并国有企业先例。仅三个月杭罐厂即扭亏为盈,“娃哈哈”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2.17亿元。上述史实体现了(     
A.民营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B.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
C.股份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24-05-3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6 . 1724年,云南巡抚杨名时在回复雍正帝关于社仓密谕的奏折中称:“滇省不通舟车,粟难远运,尤宜随处广为储蓄,令民食有资。向来各府州县,虽设有常平仓以平谷价备赈恤,然求于民间,缓急有济,允宜兼行社仓之法”。云南行“社仓之法”有利于(     
A.加强边疆治理B.增加财政收入C.强化中央集权D.防止地方割据
2024-05-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7 . 如表是对《人民日报》1980—2022年冬奥会新闻报道的统计。报道的变化反映了(     
年份奖牌中国冰雪运动发展
1980年—1992年15篇
1994年—2006年12篇1篇
2010年—2022年10篇30篇
A.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中国冬季运动的普及
C.社会体育观念的发展D.竞技体育项目的减少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在张居正研究中,尽管对其在神宗即位后的身份有不同的认识,有的称其为“政治家”,有的称其为“著名首辅”,有的称其为“改革家”,但在叙述其政绩时,大都不加辨析,以“改革”“改良”“中兴”等词来表述其行政特点……《中国人名大词典》认为张居正“在任时厉行革新。推行考成法,整顿吏治,清丈田亩,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制度,把各项税收合而为一。用潘季驯浚治黄、淮。执政十年,成效卓著”……美国学者阿瑟·沃尔德隆认为张居正“并没有推出什么富有想象力的新政”,其在世时,“他所支持的防御和对外政策得到了继续。但是,这些政策依赖于他的特殊权力的支持……他没有能够重新改组机构,而只是利用个人权力控制住了他们。”

——摘自田澍《正德、嘉靖之际的政局剧变与明朝改革的轨迹》

(1)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执政时的主要作为。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择张居正的一种身份及其对应观点予以评析。
2024-05-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西式建筑在中国出现,多集中于澳门,主要由传教士和殖民商人修建。18世纪,由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设计,中国工匠精心修建的圆明园分园——长春园的欧式宫殿,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光辉典范。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作为工业文明的体现,开始大量传入中国,给国人巨大的思想冲击,如康有为见识了香港西式建筑林立、街路整齐后,认为西人治国有方,进而摒弃了“西人为古之夷狄”的看法。20世纪上半叶、西式.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上海国际饭店高达24层。另外,资政院、教堂、医院等建筑也一改中国传统建筑.“城高池深”的特点,体现了某些近代社会的气息。

——摘编自田毅鹏《西式建筑进入中国的沧桑往事》

材料二   早在秦汉时期,西方就通过陆路交通,从中国瓷器、漆器等商品上的建筑、风景图案信息来猜想推测中国园林。16世纪末开始,来华传教士的著作中对中国园林的记录让西方全新认知了中国园林,如《张诚日记》认为中国屋宇、花园的美在于布置得宜和对自然的模仿。18世纪,传教士马国贤、王致诚分别将《避暑山庄图咏》《圆明园图咏》传到西方,让西方对中国园林的了解进入到图像时代。受中国园林艺术影响,英国率先在西方兴建了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为特征的自然风景园。

——摘编自李晓丹《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大量传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式建筑风格东渐和中国园林艺术西传的不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历史启示。
10 .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机纱的供应,手工织布厂在中国也随之出现。这些工厂只需购买机纱为原料,织成土布,成本大减。同时,手工织布的织机也几经改良,效率大增。这说明近代中国(     
A.乡村自然经济瓦解速度下降B.传统织布业仍有发展空间
C.民族纺织工业投资环境改善D.列强资本输出影响力扩大
2024-05-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考前信息卷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