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代堪称中国古代市民体育的兴盛时期。元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体育活动的描述。元代人对蹴鞠的赞美,多是从它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出发,“巧过纵园异样花,轻身健体实堪夸。能令公子精神爽,引动王孙礼仪家”。节日本身就是城市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如寒食清明之时,各地游赏可观,“暖日宣乘轿,春风宜试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到处“见游人车马闹该该,王孙争蹴鞠”。城市中民间艺人的体育表演风气盛行,如武艺、蹴鞠、杂技等,或在勾栏瓦舍中“作场”,或在街头巷道中“撂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元代戏剧的兴起,体育表演开始与戏剧演出相结合,成为戏剧的一种表现手段。

——摘编自熊志冲《元代市民体育初探》

材料二:1842年国门被打开之后,在通商口岸外国人的各种娱乐性体育活动进入国人视野,普通公众将其视作“西洋景”。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体育进入近代中国知识群体的视野,他们把西方体育作为一种“力”与“武”的事物加以接受。1879年李鸿章派遣军官赴德国陆军学习,将带有强烈军事色彩的德式兵操带入中国。这是体育服务于国家和战争需要的观念的体现。19世纪末,康有为根据西方近代教育和体育理念,提出“德教、体教、智教”的教育主张,认为“体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之物”。梁启超则呼吁“锻炼强民之体魄”。一战后,来自美国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流行,20世纪2030年代,源于英美的竞技运动广泛开展,逐渐取代传统体育。从30年代初开始,国民政府逐渐倾向体育军事化的德式体育模式,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摘编自张晓军《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识的嬗变(18401937)》等


(1)据材料一,概括元代市民体育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识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体育发展的因素。
2022-03-0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7世纪早期,北美英属殖民地居民总是很艳羡母国的亲戚朋友,总觉得他们来自富裕的母邦,一见面就拉着手套近乎:而到了18世纪中期,他们发现在朗姆酒、火鸡和糖等生活必需品消费方面居然是母国三倍还要多,心里对自己生活的土地充满了自豪感。这变化
A.得益于英国正式承认北美独立B.利于北美殖民地独立意识兴起
C.促进英国工业革命向北美传播D.推动糖酒酿造工艺大幅度提升
3 . 下图是某同学所作的“西欧社会8至18世纪王权变化示意图”及解释,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10-11世纪城市的兴起阻碍了王权的加强B.14世纪后王权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C.15世纪以后王权的强化一直推动西欧发展D.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促使王权走向衰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1902年的《中外日报》记载,在四川,"自变法谕下,坊间辑刻蒙学新书甚彩(多)";在安徽,各书铺生意异常火,尤以四书、经、史、策论销场为大;在湖北,各书店"销场固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原富》等篇亦渐有购阅者。该记载反映的现象说明
A.维新思想引领社会变革B.传媒推动国人思想觉醒
C.民众反帝救亡意识高涨D.时局变化影响文化风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建立之初,中央派遣监察御史对地方进行不定期巡察。贞观元年(627年)创设了按道巡察制度,依“山河形变”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官员进行定期分道监察。这一变化表明
A.监察区逐渐发展为行政区B.中央监察地方渐趋制度化
C.藩镇割据的局面必将形成D.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精细化
2022-05-20更新 | 589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是唐中后期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及参与机构变化的统计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宰相总人数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机构变化
唐肃宗1614翰林学士开始参政
唐代宗1210置内枢密使
唐德宗3533
唐宪宗2927翰林学士草诏权
A.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B.三省内部制衡机制强化
C.相权扩大威胁了皇权D.中央行政效率不断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摘录了一些春秋到西汉初期,关东六国人民对秦的言论,可见关东六国人民对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言论内容
春秋时期“河山以东强国六..秦僻在雍州。”“秦与戎、翟同俗”
战国后期“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无礼义之心”
西汉初期“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仰上。
A.心理隔阂的消弭B.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C.各族同源的认同D.“大一统”政体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中期的史墙盘铭文突出历代周王的成绩,其后才讲到史墙自己的家族。西周晚期的叙述盘铭文与史墙盘的内容、主题相似,但家族的传承成了后者表述的中心,周王朝的世代发展则降到了次要的位置。这一变化反映了
A.青铜冶炼技术进步B.历史记载注重传承C.宗法体制走向崩溃D.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把“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的财经工作方针,转变为“边打、边稳、边建”的财经工作方针。这一变化
A.促进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B.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022-02-28更新 | 5097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10 . 宋元时期,民间崇拜的神灵对象发生了变化:中唐以前只在荆州受崇拜的关羽开始成为全民信仰;城隍被奉为专门守护城市的神祇,受崇拜程度几乎与土地神相当;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盛行妈祖崇拜。这一现象说明
A.思想观念受社会环境变迁影响
B.文化教育发展促进信仰多元化
C.各民族政权并立促进文化交融
D.战乱频繁冲击了社会传统伦理
2022-05-30更新 | 521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