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社会动员是指社会某一群体的组织者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现代社会动员方式开始出现,四川保路运动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保路运动首先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同时在各州县设立分会,并立即设立讲演部,组织培训讲演员,并分派往各府州县进行讲演。各地同志会分会、协会成立后,也参照四川保路同志会的组织形式,专门设立讲演部,足以说明讲演在保路社会动员中的重要地位。四川保路运动在进行社会动员时,还大量使用了报刊、广告等属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宣传手段,以至于成都电报局委员报称:保路同志会“刊布传单,张贴广告,指斥政府,摇惑民心”。保路运动的组织者不仅采取了正确的社会动员形式,而且在社会动员的内容方面也紧紧抓住了时代的主题,有效地整合了社会不同群体,形成了共同的利益诉求,故能在不同阶级、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共鸣,从而能够引导民众积极参与运动,由此推动运动不断深入开展。

——摘编自何一民《现代化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与辛亥革命》


(1)据材料概括四川保路运动社会动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川保路运动中社会动员产生的成效,指出对当今的社会动员有何启示。
2023-06-1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个多世纪以来,迁徙美国的大批移民有一个先来后到、逐步扩展的过程,移民祖籍国不断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再扩展到非欧的亚洲、非洲(指后来的自由迁徙)拉丁美洲等广阔地区的阶段性特点……开国元勋们选择了祖籍国先进的欧洲文化与思想,在创建国家的同时也构建了一个精神上的美利坚合众国。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非欧新移民的不断涌入,在主流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少数族裔的文化地位与价值观逐渐得到承认,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甚至发展。移民群体在试图融入美国社会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美国文化……美国的多元文化并不是等量、平等意义上的多元。

——摘编自余志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

(1)据材料,概括美国移民社会形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美国移民社会形成的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移民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48年,欧洲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黑死病。这场瘟疫断断续续在1349年结束,但是很快接连发生了几次同样的瘟疫。瘟疫中,欧洲近三分之一甚至半数的人口死亡。经历黑死病的洗礼,医学开始走向职业化,外科和外科医生兴起,医院由主要隔离变为用于治疗,出现了专门对付瘟疫的医生。经历了黑死病的冲击,欧洲旧的传统思维和思想秩序也失去了其原有的优势、为更加现实的思考留出空间,成长出了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科学的萌芽,从中我们已经能够真切地看到文艺复兴的影子。

——摘编复古赵立行著《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和动物的迁移导致了传染病大流行。由于土著人对外来的传染病缺之免疫力,天花、麻疹、流感、霍乱等病传播到美洲和大洋洲后,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从1518年到1600年,美洲有记载的传染病大爆发就有17次,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仅墨西哥一地在1519年以后的一个世纪内,印第安人就从2500万锐减至75万。据估计,近代早期300年间,美洲和大洋洲有一亿人死于传染病。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4世纪黑死病肆虐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14世纪黑死病相比,16世纪“传染病大流行”体现出的不同特点。
2022-03-05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国家系统和乡族势力之间发挥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乡绅”阶层。国家利用察举、荐举、科举、捐纳等社会流动渠道,把地方上的精英分子和有钱有势之人吸收到政权体系之中,授予官职、功名和各种荣誉,允许他们享有优免特权和一定的司法豁免权,“乡绅”阶层逐渐产生。同时,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实际上无法完成其名义上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只能由一个双重身份的社会阶层来完成,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它与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权打交道。因此,“乡绅”阶层得以在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

——摘编自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材料二   明清之际,时局动荡,大量士人回归乡土,试图通过“恢复乡间古礼与重建宗族借此延续文化血脉”,这种“重建基层社会组织的意图和尝试”与清初帝王们的乡村社会重建计划不谋而合。清王朝重视发挥以士绅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在“天高皇帝远”的广大乡村,士绅阶层以维护和弘扬儒家思想信仰及价值观念为己任,并通过自己的言行给予广大民众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另外,士绅还积极参与到地方社会的各类公共事务,在乡村治安、司法、赋役、祭祀等领域士绅似乎从未缺席,因此国家有赖于士绅加强对乡村的控制,而乡村则更希望士绅能够为乡村争取更多的利益。

——摘编自王洪兵《清代乡村治理多元协同模式的建构及其得失》

(1)根据材料一,分析传统社会“乡绅”阶层兴起并长期存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士绅乡村治理的特点及其作用。
2024-03-01更新 | 19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时期,女性文学进一步发展。据记载,先秦至唐,有作品流传的女作家不过33位,而宋代女词人近90人,女诗人200多人。宋代女性作家有的来自宫廷嫔妃、大家闺秀,有的来自平民百姓、婢妾娼妓。她们中,除李清照、朱淑真外,魏夫人、吴淑姬、温琬、张玉娘等人,也是当时较为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从闺阁中走向了世界,突破了女性学单一的闺中诗模式,其中更有抒情写景、咏史怀古、军旅边塞、爱国之诗等,整体质量达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最高峰。

——摘编自李兰《宋代女性文学成因及价值探析》等

材料二   宋代将女性作为文学创作对象的风尚盛行。如词作品中描写最多的便是女性,这与宋代歌楼酒肆业的高度繁荣密切相关;同时,词的婉约性决定了它更多地以“绮筵公子,绣幌佳人”为描写对象。除此之外,宋代文学中还有较多女性形象塑造的是话本小说。它对市井小民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尤为成功,《快嘴李翠莲》中的李翠莲、《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等,她们努力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格,其经典形象深入人心。

——编自杜少静《浅析宋代女性与文学之关系及其产生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女性文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将女性作为文学创作对象的风尚盛行”的原因。
2024-01-04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沛县汉兴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期末考前模拟猜想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高祖时,裴寂等以隋朝《开皇律》为参照撰写《武德律》;唐太宗时,长孙无忌等人重加删定修成《贞观律》;唐高宗时,鉴于科举考试明法科无统一的权威标准,又命人对律文逐条疏证解释,终成有唐一代不易之典——《唐律疏议》。《唐律》包括名例、卫禁、职官、户婚、贼盗、斗讼、杂律等1230卷。不仅对法律原则思想和条文措词作了精确解释,而且大量引用儒家经典作为理论依据,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较之隋朝《开皇律》,删去死刑92条,减流为徒71条。《唐律》不仅保存了大量唐代的令、格、式的内容,同时记载大量的唐代政治、社会、经济的资料。后梁太祖律疏一仍唐旧,北宋《宋刑统》亦取唐代律疏之法,《唐律》也成为东亚以及东南亚各国封建立法的渊源。

——摘编自孙树旗《〈唐律疏议〉内容和结构研究》等

(1)据材料,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律疏议》的影响。
2023-11-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其信仰具有狂热性,祭祀仪式铺张,不但宰杀大量牲畜还频繁采用人祭。商朝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但还未成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殷周之际,以农业立国的周族战胜殷人,建立西周王朝,为巩固政权,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革新了殷人的天命观,提出“天命靡常”需“敬天保民”以“祈天永命”的思想。

——摘编自谭阳《西周“敬天保民”天命观念的表现及成因》

材料二   宗法分封改变了过去外服全部由土著首领担任领导的格局,打破了原有的氏族血缘壁垒,西周的诸侯国不再是单一的自然成长起来的血缘组织,而是由王族,姻亲,功臣所率领的氏族与被征服地区的土著氏族组成的新的族体。周王与诸侯之间固为臣属关系,国家通过这一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这也为按地区划分居民创造了前提条件。

——摘编自任世江《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单元整体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商周时期思想观念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国家治理措施的特征。
2023-11-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3年美国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结合自身经验制定《彭德尔顿法》。该法提出凡通过文官考试而被择优录取的人员,不得因政治原因被革除公职,不得参加政党的竞选活动。法案要求考试具有务实性,考试内容与文职人员要履行的职责相联系。公职人员的录用考试和提升考试,在公职的任何一级,对所有人开放。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根据时代发展及时进行调整,1923年《分类法》建立系统的分类考绩制度,1950年实行《考绩法》。

材料二 卡特政府深感联邦虽规定了考绩制度,但文官晋级主要取决于服务年限而不是服务质量,于1978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改革法把设立高级行政职位作为提高政府效率的焦点,总统每年对5%的高级行政官授予“功绩奖”,对1%的高级行政官授予“杰出奖”。同时改革法实行功绩工资制,按工作表现付酬薪。这次改革对美国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1978年美国联邦政府空缺15万个职位,有200多万人参加考试。近年来美国总统在任用高级官员时更加表现出重视教授和专家的趋势,经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在美国联邦政府总人数的比例上升到90%以上。

——以上均摘编自刘建芳《试论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文官制度建立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1978年美国文官制度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法律所涉体育领域包括宫廷体育、民间体育、军事体育,政府充分利用法律资源调控体育活动的发展走向,以禁令约束民间体育的伤害运动,以赏令刺激军事体育,以诏令规范宫廷体育。宋代体育法律的形式多样,有律、诏令,格、敕等。不同法律形式所承担功能也有所不同,律以刑为主,主要禁止危害性较大的运动,如射箭,投石等。敕是律的重要补充,当社会出现新问题时,多由编敕处理。在治理模式的选择上,以禁令为表征的压制型法律在宋代体育治理中运用不多,除危害皇权罪与使用弓箭等故意杀伤罪的量刑较重外,其他量刑呈现轻刑化的特征。军事体育法中大量的射术赏令既满足了人们对“利”的追求,又可提升射术,达到政府所追求“事”的效果。此外政府采用厚赏方式鼓励告赏,揭举毁弃神臂弓、杀官私马等。

——摘编自戴羽《试论宋代体育的法律治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体育法律治理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体育法律治理的意义。
2023-03-03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 年起,国民政府颁布了《县组织法》等文件,确定在全国县、区、乡(镇)推行地方自治。强调“地方自治,为训政实施之基础”,希图通过对权力体系的安排实现独裁统治目的。但地方自治推行并不理想,就当时国情而言,乡村地区文化落后,文盲众多,直接的选举的确难以实施。而国民政府的制度设计又“竞欲以严密统一之程序与方式施与各种情形不同之地域与人民······绝无实效之可言”。从实际运作情况看,各地方派系对此也以消极的态度对抗。即使办理的,自治机关"纯变为下级行政机关,负传达公文及征发之任,……驯至人民因办理自治而负担日重,怨望日增"。

——摘编自王继平 张晶宇《论国民政府时期湖南的乡村社会治理》

材料二   1937年边区政府颁布选举条例规定:   "凡是居边区境内,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卖国行为,经政府通缉有案的""经军法或法院判决剥夺公权尚未恢复的"不得参加选举和被选举。同时,共产党在乡村苏维埃建设的经验之上,以现代政党组织为核心建设乡村抗日政权,使国家行政权力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现代政党组织的形式渗透到了乡村基层。在乡村政权内,中国共产党不直接以党员来领导乡村政权,而是以党团的形式活动,即参与政权的所有党员组成一个党团,党团内部的成员必须以一个声音说话,联合左派进步分子,团结中间分子,以保证贯彻党的政策,实现党对乡村社会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动员。这些探索在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摘编自李伟中《试论抗日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的特征与近代中国乡村管理体制的转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民政府推行地方自治的目的及推行缓慢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2023-02-0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