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西方,自由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文明孕育并产生了自由思想。古希腊人的自由思想是精神上的自由,而非为所欲为。古希腊文明的民主政治、理性精神、民族性格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规定和影响了其自由思想的产生。

——摘编自陈茂华《论古希腊文明与自由思想》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翦伯赞在《历史哲学教程》中指出:"我们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宣扬我们的祖先,而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向都放在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种种侵略史观的批判、对中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英雄的讽歌,以及对那些卑躬屈膝、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的谴责”。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社会形态说,同时紧密结合中国自身历史特点,把中国历史演变当作有规律的过程来把握,以翔实的史料系统阐述了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并深刻地揭示了其中内在的规律性。郭沫若在谈到这时期自己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时公开宣称:"我的好恶的标准是什么呢?一句话,归宗:人民本位!"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队伍和社会影响迅速扩大,以至有人惊呼:"今日研究社会科学者,已多趋于唯物派一途"。当然,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也出现了一种以古喻今、以古人古事说今人今事、把历史和现实简单类比、一概否定统治阶级的活动等实用主义的倾向。到抗战后期,史学研究者开始自觉加以纠正,使自己的史学研究更加实事求是。

——摘编自陈前《论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迅速发展》

材料二   戴逸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尊重历史事实,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具体论断是可以修改、可以补充的,但唯物论、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长青的。"2005年,在《经济—社会史评论》座谈会上,齐世荣、侯建新、马克盎等学者谈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的考察,如果在世界历史的大的坐标系内进行的话,就有可能看得更加清楚"。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

——摘编自侯云灏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成就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表现。
2023-04-15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国家允许市镇在自治范围内决定市镇事宜,甚至给予其政治实验的权力。地方分权改革后市镇自治权力加强……市长作为地方的实权人物领导地方自治,抵御着来自其他层级政府的干预。……法国市镇自治仅是市镇从其他层级政府的控制中摆脱出来,市镇作为整体相对于外界控制而言实现自治。但市镇内部治理中地方精英将民众排除在外,这种自治对民众来说依然是集权,只不过集权的主体由中央政府转变成地方精英。地方集权之恶远甚于中央集权,精英集权既阻碍中央的调控与监督,又阻碍地方民众的知情与参与。

——摘编自武贤芳《制度痼疾与认知偏差:法国治理困境研究》

材料二   晚清时期在西方观念的影响之下,许多城市市民开始参与到城市治理当中。在内忧外患之下,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在各省会城市设立谘议局,并颁发了《谘议局章程》和《议员选举章程》,部分社会阶层得以参与城市政治;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兴办城市自治机构,成为大众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环节。1911年,各城市出现的公开性社团达600多个,这些团体组织各种活动,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和参与能力。此外,一些城市的社会人士开始创办民间市政组织,积极参与到城市市政治理中去,维持社会治安。

——摘编自顾强、章钊铭《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法国与晚清中国城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法国与晚清中国城市治理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城市治理的历史启示。
2023-04-15更新 | 370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地理大发现推动下,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欧洲各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开始了更加频繁的经济往来。欧洲商人发现了更多的商机,他们的商业活动遍布全球各地。在欧洲的市场上,出现了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商品,其中不乏许多新的商品。传统的商路逐渐没落并被新航路取代,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原先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除此之外,一些新兴的经济机构如证券交易所、股份公司等出现。

——摘编自王志朋《西方“商业革命”潮流下中国封建王朝发展探析》

材料二   英国最早在18世纪60年代以发明纺纱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前后经历了各种各样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如表2),到19世纪3040年代完全能用机器制造机器,且大量向国外输出机器,作为工业革命完成的界标。工业革命使英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

棉纺织工业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
冶金工业和采矿工业鼓风机、抽水机等
交通运输业蒸汽机车和汽船等
机器制造工业“移动刀架”、各种蒸汽锤和金属加工车床

——摘编自陈紫华《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只存在了短短72天,它的活动即使在巴黎也没有真正、完全地展开,所以它只能是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俄国的预演。列宁指出:“既然存在着这种苏维埃,既然它们是政权,那在俄国也就存在着巴黎公社类型的国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列宁认为,苏维埃是巴黎公社的继承者,是巴黎公社民主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摘编自林建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视野下的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十月革命”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的资本主义是怎样出来的?17世纪、18世纪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物质上、精神上、人文上,而且这个时期在西欧也确实是各种学术、各种文化、科学,特别是科学思维最发达的一个时期。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以卢梭为代表的民主派在近代西方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将人民的权威视为宪法的基础。而托克维尔指出,美国革命的爆发使“人民主权的原则走出乡镇,而占领了各州政府……人们在人民主权原则的名义下进行战斗并取得胜利,人民主权原则成了法律的法律”。

——摘编自佟德志《民主的否定之否定: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与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西欧文化、科学发达的表现,并分析其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与近代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并说明其具体的表现。
2024-05-01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皖豫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贝尔本是苏格兰人,从小就爱好声学研究,他于1873年被波士顿大学聘为教授来到了美国。到美国之后,他参加了电报的改进研究工作,对电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逐步产生了发明电话的念头。经过多次实验,贝尔制造出了送话器与受话器,1876年2月成功地造出了第一部电话。贝尔的电话在博览会上引起了大人物的兴趣,新闻界则推波助澜,于是很快在美国社会得以推广。1878年,经爱迪生改进的电话机在波士顿到纽约之间200英里的距离,通了第一次长途电话。到1880年,美国已经有48000门电话机在使用。后来,电话普及到许多国家,1879年在伦敦和巴黎,1881年在柏林、彼得堡等都成立了电话局。1916年后,美国实现了大西洋越洋长途电话通讯。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电话产生和推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电话产生和推广的意义。
2024-05-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诞生于爱琴海沿岸地区及周边岛屿上的希腊文明不仅在时代和地理环境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而且对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文化传统产生了首要的、深厚的影响。其创造者为希腊人,它不断从爱琴海发源地向整个地中海地区发展、演化、传播,产生了新的习俗,摒弃了旧有的制度。我们对希腊文明的了解有很多,它除留下了宏伟的考古碑铭遗迹之外,还提供了丰富的书写材料供我们研究,这在任何更早的文明中都是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希腊文献资料都是通过别人建立的渠道间接传承下来的。

——摘编自【英】J.M罗伯茨《欧洲一万年:基督教世界》

材料二   在现代历史上,希腊深受政治停滞落后的拖累。19世纪中期的欧洲革命通常是资产阶级为实现政治自由而发起的,而希腊的独立运动则掺杂着大量宗教元素。冷战时期,除了处于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希腊是欧洲经济状况最糟糕的国家,政治上险些脱离西方阵营,历经辗转才加入北约。2010年以来,希腊金融危机暴露了其政治经济的欠发达性,甚至动摇了欧盟的货币体系。由于挑起了南北欧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希腊成为继南斯拉夫分裂战争以来对欧洲统一的最大挑战。

——摘编自【美】罗伯特D.卡普兰《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明辉煌的原因,并指出其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约现代希腊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条件。
2023-04-03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下半叶,德国对教育事业进行全面调整,以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到1890年左右时,文盲率已经下降到1%以下。德国的企业率先建立起了相应的、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实验室。许多新发明和新发现都是在这些与生产直接打交道的企业所属研究机构中完成的。各高等学校在科研方面与生产前沿挂钩,高校在研究和教学统一的原则下成为各种研究的中心。国家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19世纪七十年代后)德国工业革命发展速度远超英国,这主要得益于德国工业具有后发优势,少受旧工业束缚,还可直接利用英法先进的技术,同时借助于这一时期德国在关键产业及其核心技术方面具有的优势,建设以电气化工业为核心的新兴工业,改变了产业结构。

——摘编自邢来顺《德意志帝国时期科技发展特点及其成因》等

材料二   19、20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的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的烟幕所笼罩,时人抱怨说,严重的煤烟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德国工业区的河流也变成了污水沟。德累斯顿附近的穆格利兹河因玻璃制造厂排放污水变成了“红河”;哈茨地区的一条河流则因铅氧化物的污染毒死了所有的鱼类。1892年,汉堡市还因水污染而导致霍乱流行,使7500余人丧生。到20世纪初,那些对污水特别敏感的鱼类在一些河流中几乎绝迹。

——摘编自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下半叶德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工业发展中环境污染的危害,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汉中央政府在酒泉、玉门盐泽(今新疆罗布泊)一线“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两千年后,在距敦煌64公里处发掘出“丝绸之路”上唯一的驿站遗址——悬泉置遗址,出土了大量关于西域诸国向汉朝进贡马匹、骆驼的简牍,甚至还有涉及远途奢侈品贸易的简文。

——摘编自汪受宽《丝绸之路上的汉代邮驿》

材料二   清朝后期,邮驿制度弊端丛生,驿律废弛,徇私枉法现象屡屡出现。鸦片战争后,建立在火车、轮船等近代运输工具基础上的新式邮政业务被列强带入中国,使中国邮驿制度发生深刻变化。在正式建立近代邮政前,除驿站外,有商营的民信局和侨批局,有帝国主义者的客邮,还曾经历过一段海关兼办邮政的过程。1896清廷谕令开办国家邮政官局——大清邮政局,派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兼领邮政司,掌管全国邮政,这是我国新式邮政的开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邮传部为交通部,同时改大清邮政局为中华邮政局。进入民国以后,民众办理邮政需求增加,邮政局所随之增多,邮政业务逐渐多样化,除函件和包裹的寄送,还出现了汇兑业务。

——摘编自潘雨朦《民国南京邮政研究(1912—193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设置邮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邮政事业发展的特点和背景。
2024-03-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