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万历47年,王夫之生于衡州府,父王朝聘饱学鸿儒,毕生研究《春秋》晚年授夫之。崇祯11年,夫之到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吴教以湖湘学统中济世救民的基本脉络,湖湘家学、朱张之道,夫之成为湖湘文化集大成者。顺治3年,举兵抗清失败后,夫之在石船山下著书立说与清廷作道德抵抗、拒不出仕。其经世致用哲学观,开创了理学与经世致用结合的务实学风,是湖湘文化的一大转折点。他一生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期,对传统学术文化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船山学说得到大湖之南士人高度尊崇,成为显学和湖湘文化重要底色,对近代湖南产生了深刻影响。1985年,美国评出世界八大哲学家,其中四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德谟克利特、王夫之、费尔巴哈、马克思,其学术遗产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

——摘编自《纪念王船山—船山学说是重要的湖湘文化底色》


(1)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熹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理学的贡献。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夫之的船山学说与宋明理学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42年,朱德在《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中指出:“今天我们党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朱德当时所说的“理论”主要是指
A.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论B.人民民主专政的建国理论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理论
3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布。以下是某纪念馆关于“五一”口号部分内容的展板: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展板内容撰写--份解说词。(要求:解说全面,语言流畅,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为纪念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我国首台量子计算原型机以“九章”命名。《九章算术》中有关于“田亩”“交易”“赋税”的计算方法,对分数、开立方、二次方程等也有论述,还有负数的记载。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A.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B.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C.体现了统治者重视数学研究D.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021-02-01更新 | 27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是因为它
①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 . 1914年《申报》报道,上海家庭的祭祖仪式,首先悬列祖先像于中堂之上,具体祭祖仪式如下:“一,肃立。二,向祖先行礼。三,家长献花。四,报告说明纪念意义。五行辞岁礼,卑幼向家长鞠躬。六,合家欢宴。”这一仪式
A.颠覆了传统的伦理纲常秩序B.受到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影响
C.是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产物D.大大加速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对辛亥革命纪念报道的数量统计表

年份篇数《人民日报》社论主要内容
19510
196132《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19710
1981103《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一—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为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为列主列宗乎充,为子孙后代造福,努力奋斗。
199129《继往开来振共中华—一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追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不獬奋斗.
200129《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旗复兴》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佛大复头,促进祖国统一势力奋斗。

——摘自刘建庄《辛亥革命纪念报道研究》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2-15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艺术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邮政发行《红色足迹》特种邮票,纪念对中国革命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其中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发生在
A.井冈山B.瑞金C.遵义D.会宁
9 . 宋辽并立期间,杨业率领杨家将保家卫国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在辽国古北口有纪念杨业的“杨无敌庙”,宋朝民间将杨家将故事演义得更加丰富。据此可知当时
A.民族之间战争异常惨烈B.理学成为宋辽的官方哲学
C.杨家将逐渐被民间神化D.忠烈节义受宋辽民间推崇
2021-01-06更新 | 237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美资本主义诸强迅速崛起之际,中国历史才步履蹒跚、被迫地步入近代,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的衰亡已成必然。特别是《辛丑条约》签订后,彻底堕落的满清政府已无力地处于风口浪尖之中了,虽然慈禧太后企图通过“新政”、预备立宪来力挽狂澜,但一切只是徒劳。武昌起义实际上与从前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暴动一样,按常理清廷依旧可以轻易镇压,但这次起义却成为压垮满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廷无力回天,这样辛亥革命成功地将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摘编自胡绳武、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第四卷: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摘编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成功地翻开中国历史新篇章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