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青海发现的距今约4000多年的马厂类型墓葬中,石斧、石锛、石凿等多是男性的随葬品,而纺轮则大多是女性随葬品。这表明当时(     
A.经济结构趋向合理B.男尊女卑的习俗形成
C.早期国家形态产生D.社会生产分工较明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吐鲁番出土的一批质库帐历,记录了唐代长安普通居民的质典活动:他们为了借钱,抵押旧衣衫、铜镜等日常物品,并在赎回时支付本息。这批帐历可用来说明当时长安(       
A.对外联系频繁B.商品经济活跃
C.汇兑业务发达D.阶层分化严重
2023-11-28更新 | 2543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3 .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2000—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由39.4%下降到29.2%;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49.1%下降到32.7%。结合时代特征,恩格尔系数变化表明(     
A.杂交水稻技术不断突破B.食品交流提升生活水准
C.食品储备技术持续提升D.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 . 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唐以后,在中国“官绅地主的重要特权之一就是赋役优免权”,“为逃避赋役,国家编户农纷纷投靠”。清代一户缙绅地主有田数万亩并不罕见。“所谓的土地市场……实际上则起着扩大、调节和巩固封建租佃经济的作用”。材料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中国社会发展B.官绅地主加剧了土地兼并
C.土地兼并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D.封建赋役负担比地主剥削沉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代,山西票庄在全国各大地方设分号经营,其股份分为“银股(出资)”和“身股(出力)”两种。其中“身股”方式为,由老板“择齿近弱冠之年少略知写算者,使习为伙,历数载,察其可造,酌予身股。不给工资,唯岁给置备衣服之资。三年结账,按股份余利。营业愈盛,余利愈厚,身股亦因之以增”。这一做法(     
A.推动了山西区域性商帮的形成B.适应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C.奠定了近代股份有限公司雏形D.反映出童工悲惨的生活处境
2023-11-01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中从轧棉到织布,一般都以家庭经营为主,但棉布织成之后,农家小户虽可以自己染布,但质量无法保证。踹布是棉布染色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普通农家二三劳力可以操作。于是染色便由染坊和踹坊来完成。这一现象反映出(     
A.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加深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纺织业首先出现手工工场D.农村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7 . 曼彻斯特的棉织工厂里,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的蜡烛,但是几乎完全没有通风设备。因此,在工厂里经常能够闻到人身上发出的汗臭味,以及机油、棉尘,还有夜晚蜡烛发出的恶浊气味。这可用来说明(     
A.工业生产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B.工业资产阶级缺乏人文关怀
C.受自然条件限制电力供应不足D.不断开拓国内市场成为必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时期出现了农贷。《管子·巨乘马》载,对耕田百亩的农夫,在春耕时,国“资(贷)子之币”,等到大秋“子谷大登(熟)”,谷价大减之时,让农民以谷还币,国家把谷又储存起来,以待谷价上涨。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土地兼并较为严重B.国家借高利贷盘剥农民
C.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D.货币经济比较发达
9 . 春秋战国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布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实际重量多样化的趋势,而且尺寸差异越来越大。这一现象(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交易时间延长的趋势
C.完成了货币统一化历史任务D.加剧了区域间经济的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络;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例行工作。它的发明和使用(     
A.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出现B.有助于产业和生活方式变革
C.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D.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