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5 道试题
1 . 李光耀说“永远不希望新加坡成为一个西方式的、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的社会”;马来西亚领导人也提出要以“亚洲文化和宗教价值观”为基础而非按西方标准治理国家。对此解读合理是(     
A.希望摆脱西方的殖民压迫B.应对西方文化带来的危机
C.反对西方殖民文化的入侵D.应对冷战而倒向东方阵营
2024-05-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首届广交会展出面积9600平方米,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5个展馆,13个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展示商品1万多种,包括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采购商到会。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从1965年开始,广交会年出口成交占全国外贸年出口总额30%以上,19721973年,占比均超过50%。几十年里,广交会会址几经迁移,展馆面积增加了几十倍,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日益提升。自2007年春季第101届开始,为促进贸易平衡,广交会开始设立进口展区,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截至第123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约13237亿美元,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约842万人次。每届广交会展览规模达118.5万平方米,境内外参展企业近2.5万家,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万名境外采购商与会。

广交会历经61年改革创新发展,经受各种严峻考验从未中断,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展示了中国形象和发展成就,成为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与各国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对外贸易的时代窗口。

——材料摘编自“搜狗百科”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交会创办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交会发展的意义。
(3)广交会发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024-05-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后汉书·孝献帝纪》记载:“二十二年夏六月,丞相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冬,有星孛于东北。是岁大疫。”“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操面对这样严重的灾情,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颁布了赈灾令,作了以下规定:“去冬天降疫疠,民有凋伤,军兴于外,垦田损少,吾甚忧之。其令吏民男女:女年七十已上无夫子,若年十二已下无父母兄弟及目无所见,手不能作,足不能行,而无妻子父兄产业者,廪食终身。幼者至十二止,贫穷不能自赡者,随口给贷。老耄须待养者,年九十已上,复不事,家一人。”

——摘编自《后汉书》等

材料二   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调查,流行区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感染者1200余万人,病牛约120万头,钉螺分布面积达148亿m²。血吸虫病的肆虐给流行区广大群众带来深重苦难,毛泽东主席在《七律二首·送瘟神》诗词中所描述的“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情景,真实反映了当时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方针,遵循“因地制宜、科学防治”的原则,经过70余年的积极防控,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摘编自操治国《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进展、挑战与对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应对疫情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024-05-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恩格斯说:“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下列不能体现该说法的是(     
A.西方国家立法推行初等教育B.高等教育得到较快普及
C.西方国家儿童入学率的提高D.中国出现大量中小学堂
2024-05-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如图“来了就是深圳人”广告牌,到2022年,深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766.1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583.4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3.0%;常住非户籍人口1182.71万人,占比重67.0%。这反映(     

A.人口发展促成经济特区设立B.国家移民政策促进深圳发展
C.改革开放政策释放人口红利D.深圳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
2024-05-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唐朝时候,佛教宣传“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倡言念佛的人,现生即得“延年转寿,长命安乐”,可以“行住坐卧,常得安稳;长命富乐,永无病痛”。材料说明(     
A.佛教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态度B.佛教已经完成本土化
C.佛教同儒、道家文化相融合D.佛教接收了中国文化
2024-05-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下面两幅图为“古希腊陶瓶”和“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据此判断,图片(     

A.体现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差别B.反映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C.说明中国生产力比希腊地区发达D.说明了人类生产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
2024-05-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方学者说“近代科学只兴起于17世纪的欧洲,那时找到做出发现的最佳方法,但当时及其后的发现和发明在许多情况下都有赖于以前许多个世纪内中国在科学、技术与医学方面的进步。”“我们所生活的‘近代世界’,原来是中国和西方成分的极好结合。”上述材料反映(     
A.中华文化奠定了世界文明的基础B.中华文化带来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C.中华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D.中国科技成果改变近代世界面貌
9 . 日本法制史学者指出:“自奈良朝至平安朝,吾国王朝时代之法律,无论形式上与精神上,皆根据《唐律》。”明朝建立以后,《大明律》和《大明会典》依然是日本研究和模仿的对象。这表明古代日本法律(     
A.深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B.以推进社会变革为宗旨
C.立足国情且有重大创新D.拓展了中华法系的内涵
10 . 二战后,美国城市住房供应在一段时期内异常紧张,很多退伍军人只能暂时与他们的父母挤在一起,或租用地下室、阁楼和没有取暖设备的简陋房屋,有些人甚至住在仓库、公共汽车和工具间内。这表明当时美国(     
A.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问题B.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失衡
C.现代科学技术作用有限D.中间阶层影响力的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