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沙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苃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包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围绕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型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人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2019-01-30更新 | 2002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清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非洲国家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主题统计(部分)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64年前的主题1964年后的主题
①英联邦与热带非洲
②现代欧洲与英国和热带非洲
③英帝国与英联邦
①非洲历史——从公元前1800年前到现在
②东非之外的非洲历史——从公元前1800年到现在
A.历史研究理论的丰富发展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二战后英国对殖民的反思D.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
2022-01-13更新 | 1548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四川各州府官员统计上报辖地人口时,大都认为“户口虚实无关政要”。1820年与1812年相比,各州府上报人口除泸州只增加2.5%之外,其余州府增幅在20%—30%以上,最高达55.1%。这折射出清朝中期
A.州府虚增人口敛财成风B.政府对民众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C.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D.原有的基层治理体系逐渐瓦解
5 . 如图为1978-2003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统计,这表明,当时中国
A.市场经济体制得以最终确立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提升
C.城乡体制改革符合发展需要D.经济总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2021-12-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是苏俄(联)在1921—1923年农民骚乱的部分统计(据全俄肃反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档案)。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当时苏俄(联)(     
1921年9月车里雅宾斯克省在许多地方村社大会上,村民集体做出了拒绝纳税的决定。
1923年8月后贝加尔斯克省阿克申斯克县农民在村社大会做出拒不纳税的决定,并坚决执行。
1923年12月捷列克省征粮机关采取坚决措施,省内有5个巡回法庭,有的地方甚至使用武装征粮队。
A.余粮收集制遭到农民的抵制B.新经济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C.政权面临被颠覆的严重威胁D.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了830名进士,按其社会出身统计,大都出身于新老士族聚居的京畿地区,而荆南(湖北江陵)距长安不远,直到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才有一人及第,时号为“破天荒”。这说明当时科举制
A.录取依据缺乏公平B.选拔效能受到了限制
C.导致门阀制度瓦解D.难以在全国有效推行
8 . 下表反映了西汉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据此可知(  )
项目数量(钱)备注
收入粮食8500折算为货币的大致数值
支出田租(上交实物)283折算为货币的大致数值
人头税(上交货币)406
徭役与兵役2200部分兵役,农民亲身应役,
其他以货币代役
开支4918以战国时期的数据为参考
2732
祭祀等300

A.西汉农民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B.西汉农业生产力普遍得到提高
C.西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D.西汉农民的收入主要供给官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科举制废除后,新式学堂的数量明显增加。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476所,而1905年则猛增到827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新式学堂的出现导致
A.知识分子的职业观更加多元B.救亡图存成为社会主流思湖
C.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开始起步D.学堂选官制度得以正式确立
2021-01-29更新 | 826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历史试题
10 .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动荡
C.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D.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
2020-11-20更新 | 427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