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2020-09-15更新 | 108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黄石有色一中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

——班固《汉书》

材料三


材料四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材料二描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盛世局面?
(2)材料三中水利工程的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请写出该工程的名称。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4)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2-11-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贺炳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柳宗元《封建论》)

“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顾炎武《郡县论》)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以“郡县制”为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史学家胡三省(1230—1302年)在注《资治通鉴》时感叹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中原统治秩序的变动B.少数民族人才辈出
C.北方民族交融的加强D.经济政治中心东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家在历史上的衰落,其原因必然是很复杂的,胡适认为墨子极力批评的其实是后来的儒家,但是后来的儒家也不是吃素的,墨家非儒,儒家反击墨家。孟子直接骂墨子是“禽兽”。儒家盛行后,墨家自然没有复兴的希望了……墨家政治主张不被政客接纳,各国只对墨家守城器械,以及各种机关术感兴趣,但是对“兼爱非攻”的主张置若罔闻……墨家后学走上了“诡辩哲学”的道路,让墨学走向了“无用之学”。在危急存亡的战国时代,日益不被人所接纳。

——摘编自胡适《胡适谈哲学》

材料二   谭嗣同在讨论“仁”时,除了引用孔学的“仁”“性”之后,便迅速提到墨学的“兼爱”,认为墨学之兼爱就是“仁”。“善用爱者,所以贵兼爱矣”;“呜呼,墨子何尝乱亲疏哉!……不达乎此,反诋墨学,彼乌知惟兼爱一语为能超出体魄之上,而独任灵魂,墨学中之最合以太者也”(《仁学》)。谭嗣同要冲决一切罗网,破除纲常名教,将复活墨学作为手段之一,用爱无等差的“兼爱”取代传统的等差,并辅之“以太”等近代科学术语。

——摘编自李竞恒《谈墨家在近代的“复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墨家在历史上走向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谭嗣同的基本主张及目的。
(3)综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墨家思想发展遭遇的认识。
2022-03-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巴东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西方学者把秦朝至清朝的二千多年,称为中华帝国时期。从秦朝开始有了皇帝制度和帝国体制,它的建立者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公元前三世纪晚期,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出现这样一幕对话场景。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武帝刘彻是秦始皇以后又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把秦始皇创建、汉高祖重建的帝国体制进一步强化、完善,使大汉帝国尽显其威仪,并且走向了顶峰。

唐朝将中国扩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性帝国。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毫无疑问是秦始皇、汉武帝以来最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大唐帝国的声望是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这段对话出现的政治背景是什么?围绕国家治理,王绾与李斯分别主张实行什么政治制度?随后秦始皇的决定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
(2)据所学知识,“他把秦始皇创建、汉高祖重建的帝国体制进一步强化、完善,使大汉帝国尽显其威仪”的做法有哪些?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和西北开疆拓土等方面分别叙述。
(3)唐太宗曾说“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结合所学,唐太宗时期得到发展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2021-11-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相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三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8 . 地方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的主要对象和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分析这一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为此,当时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2020-08-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其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是(     
A.“存天理,灭人欲”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下为主,君为客”
2023-06-15更新 | 128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着重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倡导实行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争取民心,认为这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而达于一统,反对以暴力为手段的兼并战争。……他认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它们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人的修养就是要将这些善端在生活中发扬扩大,避免因受外事外物影响而陷于邪焉,最终养成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他”在社会政治方面的核心思想主张,并分析“他”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思想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