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期间,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先后建立,这些企业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材料二   1913—1920年中国棉纺织工业情况表


材料三   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的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产超过四分之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0-08-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合格性)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二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独”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1)《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次重大战争之后?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的历史意义。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1-03-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并且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两位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
(2)材料二提到的“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的西欧国家中,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哪一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2020-06-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性)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材料二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   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934年,他曾到华盛顿,这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放任不同的政策,以应对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及在解决社会危机方面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主张。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汉朝主要实行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材料二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材料三     那时的中国则像知识分子的天堂,他们可以一无所有,只有知识和才能,但是一旦金榜题名,他们不仅能统治天下,而且能影响皇帝。

——-《欧洲启蒙时代的“中国论”》


⑴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实行什么选官任官制度?
⑵材料二中,曹魏至东晋时期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减少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这一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⑶材料二中,隋朝至北宋时期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⑷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所涉制度的实行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019-11-1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同值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载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接皇帝的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黄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和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一图二,指出唐朝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8-10-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使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到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018-05-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