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高三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分成了群星闪烁.分道扬镳.西学东渐三个步骤,展开研究。
群星闪烁
材料一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是知识”,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由教育而来”。
分道扬镳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l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的。
2016-12-13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些角度补充,请列举两个补充材料来说明主题。
2022-10-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希波战争、罗马征服东地中海、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吸引力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2023-01-05更新 | 414次组卷 | 9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 试题
5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该小组在研究过程中,找到以下四则材料。
起源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复兴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发展
材料三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成熟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材料二、三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3)据材料四,指出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以上四则材料,作为学习研究人文主义的史料,你认为哪则材料更科学、史学价值更大?说明你的理由。
6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参观了货币博物馆的展览,下图所示货币按其出现的先后,正确的展览顺序应为(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
7 .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主义的伟大先驱者,也是优秀教育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陈独秀到安徽公学任教,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到五四前后他的教育事业达到顶峰。五四前期(19161919年)他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个性主义,认为当前的要务是塑造新一代的国民:“敛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见所需乎为国献身之烈士,其量尤广,其势尤迫。”五四后期(19201923年)陈独秀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他强调教育应建设在社会的需要上面,学校应破除“闭关主义”,向全社会开放。

——摘编自郭秀文《从专注个人到重在社会——陈独秀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的演变轨迹》

材料二   下表为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4位同学收集到的“五四”之后陈独秀的教育新思想。


甲同学
“一群之进化,其本本固在教育”,“不注意工业,盲目提倡教育,真是痴人说梦”

乙同学
“‘人是政治的动物’,除非不是人,那(哪)能够不问政治?‘不问政治’
这句话,是亡国的哀音,是中国人安心不做人的表示”

丙同学
“广大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只有与广大劳动群众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推翻反动势力,建设新的国家”
丁同学“现在各国的蒙小学堂里,顶要紧的功课,就是‘国语教育’一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前后陈独秀教育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教育新思想的特点。
8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找到以下四则材料。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起源: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复兴: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发展:

材料三: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成熟:

材料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材料二、三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9 . 某同学在研究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战争变化时,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绘制了以下表格。这种变化(     
项目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战争参加者贵族庶民
兵器来源贵族国家
兵制“国人”兵役制;兵农合一。普遍兵役制、募兵制。
参加人数不超过十万人。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
A.体现了集权政治的趋势B.提高了贵族的政治地位
C.催生了小农经济的萌芽D.源于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2024-05-3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以下表格。该同学从表中所得出的历史认识最恰当的是(     
历史时期古代罗马的历史发展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西晋灭亡,东晋建立(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公元5—6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许多王国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A.古代中国历史陷入治乱循环B.民族迁徙决定东西历史走向
C.外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分裂D.历史发展存在相似性和特殊性
2024-04-25更新 | 11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